top of page

海外娃学中文,遇到这些和阅读相关的问题,怎么办?

四问四答,也附上几份书单,供不同识字量的孩子练习阅读

本文为『愿者闻之』公众号第97篇原创分享,全文约4400字。


在我们学堂刚刚结束的首届年会上,一些家长问到关于阅读的问题:

  • 孩子自己默读,我们要不要提问?怎么提问?孩子很反感我提问,怎么办?

  • 孩子学完四年级(或其他年级)语文书,可以看什么难度的课外书?如何判断课外书的难度是否合适?

  • 孩子上小学后,德语突飞猛进,一有空就翻看德语书,怎样提升孩子阅读中文的兴趣呢?

  • 语文书有些课文比较难,读到怎样的程度可以进入下一篇的学习?


所有这些问题,在以往的文章中,从不同的角度,或多或少都提到过。

这篇就把这些内容集中起来,单纯从学中文的日常角度来看,我们在带娃做中文阅读时遇到这些问题,可以怎么办?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实践和总结。欢迎参考。



01 孩子默读,我们要不要提问?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看孩子默读是属于正式的中文学习,还是属于课外阅读部分。

在以往的文章中,我曾多次建议大家:把正式的中文学习和课外阅读分开。设定边界,必须完成的内容归到正式的中文学习。正式学中文的时候,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父母决定。而课外阅读部分则完全由孩子做主,只要在完成正式学习之后,在确保用眼卫生的前提下,孩子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因此,如果孩子是在课外阅读时间默读,咱们父母不干预,也不要去考察孩子看懂了没有,往往当我们持这种态度,孩子反而会在读到有趣的情节时,主动和我们分享。

而如果把默读作为正式中文学习的一部分,即阅读练习时,则可以和问答、复述等表达练习结合起来。问什么?怎么问?具体操作请参考训练娃的表达能力如何起步这篇老文章。更复杂一些的提问方式,也可以点这里阅读。按照我们对孩子0-12岁的中文学习规划(领取规划点这里),阅读练习大约在5岁多开始。


可是有的孩子不喜欢父母提问,怎么办?


首先,还是要在开始学习前和孩子聊一聊我们为什么要有这部分学习内容,可以从问孩子“我们学一门语言是为了什么”开始,引导孩子理解:学语言是为了交流,而交流,是一方说完另一方说,说的内容有联系;交流也是听别人说,然后做出回应。而提问、回答的练习就是交流的一种常见形式。

如果孩子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愿意只回答,而是也想掌握主动权,做提问的那一方,那咱们也可以提议和孩子轮流提问回答,只不过问题要围绕所读的内容。

就像面对不同的锁,只有先搞清楚锁芯是什么样,才能找到对的那把钥匙。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咱们父母也要多观察,多思考,明白孩子对提问反感背后真正的诉求,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02 语文书和课外阅读,难度关系怎样对应?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明明已经学完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怎么还是爱看图多字少的绘本呢?明明已经能读懂六年级语文书,怎么一到课外阅读时间,还是最愿意捧着《米小圈》这类口水书呢?是语文书学习不到位吗?到底如何判断课外书难度是否适合孩子呢?

对此,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因为咱们的孩子要兼顾双母语发展,为了两门语言最终能够齐头并进都达到母语水平(或者其中一门接近母语水平),我们的规划是在孩子8岁结束前完成小学语文书以阅读理解力为目标的第一轮学习。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以及具体安排,点这里阅读

语文书的内容安排,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难度和深度上则不断提升,有明显梯度。它是按照国内中文母语环境下、大部分孩子6-12岁的认知发展来设计的。

当然了,国内学校对孩子们的要求覆盖听说读写各方面,比我们海外中文母语教育中第一轮只攻克阅读关为目的学习要求来讲,更高。

正因为此,我们的孩子踮踮脚,在父母的帮助下,能在8岁结束前理解大部分六年级课文,而对于一些比较深和难的文章,可以把字词读通,能基本理解遇到的新词汇新概念,而对于人物之间的关系、作者寄托的深层次的情思,很多时候尚处于较浅层次的理解。

不过,只要继续往前走,随着孩子的认知不断发展,对这些内容的理解也会逐步加深。而这离不开大量适合孩子的阅读。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孩子自己阅读时,一般读低两个年级的读物会比较合适。比如学到三年级语文书,那么自己阅读《亲近母语.阅读力测试》一年级的材料时,孩子能读懂。同样,学完四年级语文书,孩子自己阅读的时候,可以选择二年级水平的课外读物。这也是为什么我给出的低年级自读书单三四年级自读书单,难度总是要比同期学习的语文书要低大约两个年级的原因。

同样,我们在带孩子学语文书时,如果使用配套的《绘本课堂.年级阅读》帮孩子拓展知识面,这部分内容最好是我们读给孩子听。因为这些背景知识是用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语文书课文的,难度往往高于孩子自己阅读的能力。更多关于《绘本课堂》的内容,点这里阅读


有家长说,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标明了适合几年级的孩子阅读。那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适合孩子呢?


有人根据生词量来判断,比如说一页不超过两个生字词,也有说3-5%生词量可以接受。我不知道这些数据的出处,不过我觉得这很难一概而论。对于爱阅读的孩子来说,一本情节引人入胜的书,哪怕生词量稍大一些,也不会妨碍他们如饥似渴地读下去。而对于天性不爱阅读的孩子,本来就兴趣寥寥,再遇上一两个不认识的字词,立刻畏难抗拒。

除了孩子本身的性格爱好,书本身的题材、内容也有影响。试想,一本畅销小说和一本科普读物,就算一页中的新词汇数量差不多,对读者的吸引力也会大不相同,因此孩子愿意克服新词汇带来的挑战继续阅读下去的动力也会不同。

可见,咱们很难也没必要用量化的新词汇量来判断一本书是否适合孩子阅读。

如果是课外读物,只要孩子试读几段或者一两页后仍有兴趣往下读,那就是适合孩子的书。

而作为正式中文学习时要挑选的精读材料。只要孩子读出来的大部分内容能懂,少部分内容在我们的解释下也能明白,就是合适的材料。



03 怎样让孩子对中文阅读有兴趣?


在老文章《娃多大开始,识字量多少,才会自己主动找中文书看?》这篇文章里我已经分析了,咱们要做的是帮娃具备中文阅读的能力。

而至于兴趣这件事,有的孩子天生爱阅读,中文阅读能力上去之后,立刻如虎添翼。

有的孩子则是天生不爱阅读,那也没关系,咱们接受不能改变的部分,即:娃与生俱来的性格特点。咱们要做的,是帮娃培养阅读能力,避免孩子因为“不能”、“不会”、“没法读”而造成的“没兴趣”、“不爱读”。

不过,也只有在娃具备了足够的阅读能力之后,我们才能判断:娃到底是因为不会所以说不喜欢、没兴趣,还是天生对阅读无感。

无论如何,帮娃培养阅读能力肯定是没错的。这是咱们作为父母的课题,把该做的以及能做的部分尽力做到就可以了,其余的,就是娃自己的课题了,交给娃自己去完成就好。

不过有的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德语能力值猛长,一有空就看德语书,而把中文书冷落在一边,这种情况就需要咱们探明背后的原因:是因为看德语书做题有激励所以更有动力?还是因为学校同伴都在看这些书,为了有共同话题所以看得停不下来?还是说看德语书终归比看中文书更为轻松?

如果是前两个原因,可以借助咱们的平台,发起同龄小伙伴共读来促进。(怎样发起共读平台?点这里阅读

如果是第三个原因:看中文书更吃力。那么,在孩子随便拿起一本符合年龄认知的任何题材的中文书看起来都不吃力之前,咱们还是要帮孩子们加强中文阅读能力。和孩子约定,每天至少阅读一份非口水中文书。(一份只15分钟,在时间管理的老文章里,有详细分享,点这里阅读



04 难度较高的语文课文,读到什么程度可以过?


差不多每册语文书中,都有那么几篇课文,难度比其他课文要高。这些课文往往涉及历史地理题材,也有些是比较综合的、信息较为密集的科学类题材,还有一些则可能是比较文艺和抽象的散文。

首先,可以不必完全按照语文书中课文安排的顺序,而是从对孩子来讲较容易的单元和课文学起,把较难的课文放到后面学。

其次,为那些较难的课文多留点时间。

比如,简单的课文像现代诗,当时小小鸟一天就学完一个单元;而难一些的课文,则是可以安排一周的时间来学习。可以先用一两天时间铺垫,引入课文所涉及的题材。

铺垫的时候,既可以从以往老课文中找到同一个作者的文章,或是相似的题材,也可以从课外读物中,科教视频中先行帮孩子了解背景知识。

接下来用两三天时间分段学习课文。先由孩子读,孩子有问题,随时回答,如果孩子问题太多,也可以和孩子约定读完一段或者一页再统一回答和讨论,具体到底是读多少回答,各位父母朋友可以依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做不同的尝试,找到最适合的频度。无论如何,别因为赶进度,对孩子的问题不予理会或者随便应付。因为问答和讨论的过程,如果能围绕主题展开,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对学习兴趣的呵护,大有益处。

读完两三天一整遍之后,有些孩子可能还愿意再读第二遍第三遍,有些孩子则不然,尽管读得还不流利,却也不愿意再读。对此,我一般是不纠结,继续下一篇课文,完成一整个单元之后再带孩子复习。

如果已经学到高年级语文书,也会借此机会把之前所有语文书中相似单元的课文拿出来,让孩子全部读一遍。老课文肯定是比新学的课文要容易,孩子读老课文时会比读刚学的新课文要流利,由此而来的成就感,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而咱们也可以不失时机地夸夸孩子,提醒他们:以前你刚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可是读得很费劲的,就像现在读新课文一样,甚至比那还累,可是你看,只要每天都在学一点,怎么样?现在再回过去读,什么感觉?

让孩子自己得出:原来以前很难的课文,竟然也会变得简单。

进一步地,引导孩子得出:那么只要我现在继续坚持每天学一点,现在觉得难的课文,以后也会觉得容易!

回到这一部分开头提出的问题:语文书中比较难的课文,读到怎样的程度可以进入下一篇的学习?

我的回答是:第一遍不必追求完美,孩子读下来了,在我们的帮助下理解了。就可以进入下一篇的学习。

那怎么知道孩子理解了呢?可以用老文章里提到的方法,详细分享点这里阅读,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现在正值暑假,除了参加各色夏令营和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如果孩子能每天至少读一份书,那么细水长流、日积月累的效力在日后必将显露出来。而且当量变达到质变的那一刻,力量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

所以,咱们记得提醒孩子,每天读点书。

下面是我为大家总结的书单,欢迎参考:

识字量在2600字以上的孩子,可读的东西很多。

比如正在进行中的“愿者闻之”2023暑期中华古典名著共读活动。有1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正在参加《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青少版纯文字书的共读活动。活动详情点这里阅读。

已经错过的小伙伴,欢迎加入我们愿者闻之交流群,关注下一次的共读活动。


阅读是中文输入的重要渠道,培养阅读能力是养成全面中文能力的基础步骤,只有阅读做好了,孩子才能源源不断地用中文汲取智慧和能量,只有具备阅读能力,思辨和表达能力的锻炼才会有扎实的根基,才能既有内容又有深度。


关于阅读的四问四答,就写到这儿了。感谢阅读。


 

欢迎加入“愿者闻之交流群”,与海内外用心娃妈娃爸交流切磋!

请先长按以下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并留言“申请入群”。

提示:群里每日进行大量经验心得分享,消息量大。

群风积极严谨,对广告和灌水零容忍,入群请慎重。



24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