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自主阅读难定义?函数推导娃为啥8岁要读懂六年级语文书!

Updated: May 16, 2022

双母语这事,看来不建个模型,是说不太清了。


据我观察,在涉及中文教育的讨论中,“自主阅读”是个每次一出现就能引发围观的短语。

大家之所以好奇,主要是因为它自带朦胧感,让人难以捉摸。无论多少次围观讨论之后,大家依然似懂非懂,云里雾里。

先前答应过各位同学,哪天来说说“自主阅读”。今天咱们就从这里打开话题吧!



01 究竟什么是自主阅读?


我先在网上试着搜索“什么是自主阅读?”,看到置顶定义如是说:

“自主阅读,指的是孩子在识字量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能够不再依赖父母的陪伴,根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地去选择阅读项目,并且独立去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让孩子自己选、自己读、自己理解。”

初看似乎挺有道理,既有识字量,又讲独立性,还提到了对孩子主动性方面的要求。

但举个例子,我们就会看出这个定义有什么问题了。

有同学说:“我家娃虽然刚开始识字,才认识没几个汉字,但很有兴趣找来绘本自己看。按这说法,我娃已经突破自主阅读了?”

是不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没错,“自主阅读”这个短语不完整。“自主”这个状语充其量只表明了自己读、主动读。读什么呢?这里只字未提!缺了宾语,难怪不清楚

离开了阅读的对象,识字量无从谈起。认识很少的字如果也能叫自主阅读,那这个概念的意义在哪里?

也许“自主阅读”主要用来强调主观能动性,表示孩子有意愿阅读,进入了中文学习的良性循环。可这又如何判断呢?

个子会一天天长高,年龄会一岁岁增加,这些都可以度量。

但是“自主”这个东西嘛,娃心情畅快时读不释手,情绪不佳时兴致索然;对轻松愉快的故事欲罢不能,对严肃深刻的题材避之不及。

如果一百个娃妈娃爸眼里就有一百个“自主阅读”,那用它作为中文学习路上的一个衡量标准就很不合适了。

既然如此,我们暂且不去探究“自主阅读”到底该如何定义。

事实上,比起脱离阅读对象、避开阅读能力和水平空谈自主性,我们更关心的问题是:



02 娃的中文水平怎样才算是达到了一个稳定的高度?


前文中,我们经常把海外中文教育比作伴娃攀登汉语峰。我们希望娃到达一个稳定的高度后,不再需要父母形影不离的陪伴和鞍前马后的照顾。

由于他们已经掌握的各项“登山”基本技能,接下来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继续向上攀爬。此外,通过在“各类地形地势”上不同形式和难度的练习,他们也初步积累起了应对各种常见情况的实践经验。

回到中文教育中。只有娃具备了以下能力,我们才认为他们到达了第一个重要里程碑:


1 能够驾轻就熟地阅读大部分非专业类的纯文字中文书

既然我们平时所说的阅读能力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为主,那么阅读能力达到一个稳定的高度时,娃应当能主要依靠对文字的理解来获取所需信息和知识

因此,以图为主的绘本故事,或者图文并茂的桥梁书,并不适合用来衡量娃的阅读能力。

此外,娃们不是只能阅读特定种类的书籍,而是:


2 能够读懂各种形式、题材、体裁的文章和书籍

就像登山练习时,如果一直在温度宜人的好天气里走着平坦大道,这样的练习就算做得再多,娃也无法积累应对其它各种路况的经验。

随着海拔增高,前方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种场景:山路时而崎岖陡峭,时而湿滑险峻;天气也可能变幻莫测,刚刚才烈日炙烤,转眼又风雨交加。

缺乏系统的训练,娃无法真正拥有独自攀登高峰的能力,一旦面临挑战,难以招架,便会止步不前。

正因此,娃若仅有兴趣、且满足于读懂《米小圈上学记》和同类漫画书,则如同只愿享受在平地上散步。

只有当娃能读懂各种形式、题材、体裁的文章和书籍时,他们才具备稳固的汉语基础,才能在攀登汉语峰的一路上风雨无阻。

看过上篇文章的同学已经了解到,新版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就为娃提供了多种训练的可能性。以这部教材作为海外中文教育的蓝本,父母能帮娃全面地打好汉语根基。

我们认为,如果这套教材六年级课本里任意一篇课文,娃都能流利朗读并且读懂,那可以说,娃抵达海外中文之路上第一个重要里程碑了。

此时的娃,随便拿起一本纯文字的非专业类书籍,他们应当能认识里面绝大部分字,理解起来也不费劲

即使有个别生字不认识,他们也应当能根据上下文猜出生字大意,或者能通过自己查字典了解准确生字含义。

此外,即使有局部内容不能完全理解,他们对文字整体内容的把握也应当不受影响。

具备这样的中文能力,娃才能真正从广泛的阅读中享受到乐趣,而不是一翻开书就全身无力、满腹的挫败感

他们能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阅读的内容上,也因此会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而主动阅读各类中文书籍。

有人问:“为什么非得是六年级里的任意课文而不是三、四、五年级的呢?”

还有人问:“那应该在什么时候达到这个里程碑?”

下一节中我会试着和你一起寻找答案。



03 该何时达到这个稳定的高度?为什么?


为了向各位同学更清晰地展示我们对单母语情况和双母语目标下中文和当地语言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期望,理工科出身的我和鸟爸基于经验建立了一个定性模型

对数学不再自信的同学们不必焦虑。实践证明,这个模型6岁的娃稍加解释也能领悟。(后面的章节里,我专门记录了和小小鸟关于这个模型的对话)。

图1为单母语发展图。横轴代表年龄和年级,纵轴代表词汇量。


图1

黑色曲线定性地展示了一般情况下,娃的母语听力词汇发展趋势。在2-7岁期间,娃的认知能力飞速发展(认知发展阶段理论,Jean Piaget),这段时期的听力词汇量也因此呈现出快速增长之势。 此前和之后阶段的发展都相对平缓。


先说母语环境下,字母语言(下文以德语为例)作为单一母语的发展趋势。


图2

以6岁上学为例,娃6岁开始在学校学习字母和拼读

蓝色曲线代表了娃德语阅读词汇量的发展情况

由于德语字母共30个,单词拼读相对规则。

我们从大量案例中观察到:孩子在一年级学会字母和拼读规则后,便能拼读除极少数发音不规则外来词汇之外的绝大部分德语词汇。就此,阅读可以正式开始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们就能阅读绝大部分听得懂的书籍

这就是为什么在德国不少8岁孩子能捧着德语版哈利波特看得津津有味的原因。

大约二年级,孩子们的阅读词汇量就已经达到了听力词汇量的水平,两条曲线即相交(交点为D1)。

此后两条曲线便完全重合,这也意味他们进入了听力和阅读能力同步发展的阶段。


再说中文环境下,汉语作为单一母语的情形。


图3

同样以6岁上学为例,娃6岁开始在学校学习识字和阅读

红色曲线代表娃的中文阅读词汇量。汉语的基本单位为汉字,相比德语掌握30个字母就能拼读出绝大部分词汇,汉语却要掌握3000个汉字才能基本无障碍地读出大部分非专业类的文章书籍。

注意:“读出”不代表一定能“读懂”!

因为要能读懂,还需要理解将近18000个高频词汇(数据来源:《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对这些字词的教学安排是这样的:一年级学700字,二年级结束时累计学到1600字,三年级累计2100字,四年级累计2600字,五年级结束时虽然终于学完了3000个常用汉字,但是还有很多常用词得在六年级才能学完。

之后,孩子们才终于可以读懂所有听得懂的中文书了

也就是说,在中文环境下,汉语作为单母语的孩子,上小学后开始学习识字阅读,那么一般情况下,大约在六年级12岁时,阅读词汇量才达到听力词汇量的水平,红线终与黑线相汇于C1。

注意,为方便引用,我将此交点命名为C1。此C1与语言水平的C1等级别没有任何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将能否流利阅读和理解六年级任意一篇课文作为是否达到了第一个里程碑的原因。


现在我们将图2 和图3合并,用来将德语和中文做一个比较。


图4

由于两种情况下,单母语的孩子都在各自的母语环境中成长,我们假设普遍认知发展趋势基本无差异,基于认知发展的听力词汇发展也因此趋同。

所以这张图里,作为基准使用的黑色听力词汇曲线为同一条。

两种情况下,我们都假设孩子在上学前没有系统地学过字母和拼读、识字和阅读。共同的起点在6岁入学时。

两种语言各自所具备的特点,使得那些同时开始接受各自普通小学教育的孩子,在一致的认知发展下,两种语言阅读能力的发展却大相径庭。

普遍情况为:德语要比中文早约四年达到稳定的高度,即:能够阅读听得懂的内容,阅读词汇量与听力词汇量旗鼓相当。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如果把国内孩子们学中文的节奏和进度照搬到海外,那么我们的孩子在中文水平达到稳定高度之前,德语水平早已捷足先登

一旦德语占据了强势语言的高地,中文再想学成母语将非常困难。

在我们以6岁入学为例的模型中,图2展示了在德语大环境中,在二年级大约8岁时,娃的德语阅读词汇量就已经与听力词汇量持平。

面对德语能力迅速崛起的潜力,只有在8岁之前帮助娃建立起中文对德语的绝对优势,才能让娃的中文在德语爆发阶段依然能够游刃有余。

我们认为,这是娃最终有机会掌握双母语(或一门母语加一门准母语)的关键。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将C1向左平移至C2。意思是:将12岁才能达到的中文阅读与听力词汇量均衡点提前至8岁,让娃在8岁时中文水平即达到稳定的高度。

之后只要我们一直能提供给娃学以致用的机会,如:主题讨论、项目制学习、表达训练等,孩子的中文水平便不仅能一直保持在这个较高的水平,而且能随着不断的输入和输出继续稳步提升。

有关如何给娃提供最佳学以致用的机会,我们以后会一步步详细分享给大家。


图5

回到本节标题中的问题“该何时达到这个稳定的高度?”

我的回答是:娃应当在二年级左右(以6岁入学为例,也就是说娃8岁左右)攻下中文阅读关,将中文水平提升到一个稳定的高度

具体评判标准为能读懂六年级语文课本中任意一篇课文。



04 如何部署0-8岁中文学习的整体规划?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中看到:双语环境下,要实现双母语或一门母语加一门准母语的目标,需要将攻克中文阅读关的时间从12岁提前到8岁(C1向左平移至C2)。

新的均衡点C2把代表听力词汇量的黑线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如图6所示)。也就是说,相比单母语娃,准双母语娃中文听力词汇量的增长曲线需变得更为陡峭。

同时,相比单母语同龄人,他们的听力词汇量也需要变得更大


图6

那么挑战来了,具体怎样做才能让娃的中文水平在8岁时达到C2点呢?(注:此C2点仅为交点代号,与语言C2等级完全无关)

看过愿者闻之公众号前面文章的同学也许还有印象,现实可行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操作分三步走

  1. 婴儿阶段酝酿:0-2岁对娃进行有效的母语启蒙;大约1-2岁起,大量为娃朗读中文故事;2岁起给娃文言文熏陶。

  2. 识字阅读启蒙:捕捉4岁左右开始的识字敏感期,4、5岁时使用系统教材进行识字阅读启蒙。

  3. 中文阅读攻坚:5岁起,使用新版部编小学语文教材,花3至4年,在8岁左右学完小学六个年级的教材,攻克阅读关。帮娃把中文能力推上一个稳定的平台。


图7

于是,双母语目标下,代表中文阅读词汇量发展的红线也左移到了图7所示的位置。意即:娃从4岁开始识字阅读,8岁抵达代表攻克阅读关的C2点。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认为,二年级时未能学完六年级语文的娃就没有希望真正学好中文了。长长的人生有各种可能性。二年级未能攻克阅读关的孩子,也有可能抓住别的机遇,沿其它路径登上汉语峰。不过这些情况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我们希望根据自己和学堂众多家庭的经验归纳总结出一套标准化系统化的“登山方案”。它应当普遍适用于大多数目标为“登顶汉语峰”、并愿作长远打算、能持久努力的家庭。


为方便对比,我们把单母语(图3)和双母语目标下(图7)的中文阅读发展曲线合在一起,形成下面图8的样子。


图8

我们看到,相比单母语情况,在海外双母语目标下,中文阅读词汇量发展曲线明显更为陡峭。

换句话说,我娃要用3、4年的时间完成6个年级小学语文教材的学习

他们开始系统学习的年龄更小,又身处海外非中文环境,却要用比国内孩子更短的时间学完6个年级的课本,这可行吗?会不会揠苗助长?下面就来回答这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



05 怎么合理安排六个年级的学习进度?


还是以6岁入学为例,以下为学习总进度:

  • 4岁开始用最多一年时间学习学前识字教材

  • 5岁开始用一年时间学习小学语文一二年级课文

  • 6岁开始用一年时间学习小学语文三四年级课文

  • 7岁开始用一至两年时间学习小学语文五六年级课文

  • 8岁结束之前攻克阅读关,中文水平达到稳定高度。


上面的进度安排合理吗?会不会让孩子负担太重?下面分三方面说说我的看法。


1) 一对一在家教学比一对多的课堂方式效率更高、针对性更强。

鉴于现阶段海外中文课堂主要集中在周末,且限于很多条件,难以更加密集地进行,中文教育的主战场只能是家庭。

我们所说的小学语文课本教学也因此主要在家进行,由娃妈或娃爸对娃一对一展开。 我们的经验是,只要父母遵循合适的方法,这样的方式效率可以比传统课堂高出不少。

传统课堂上,老师为了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既要安排能让全班同学一起参与的集体朗读和互动环节,又要通过举手回答问题等方式让孩子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任何一个班里,孩子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老师有时不得不放慢进度,在一些知识点上停留比原计划更长的时间。

而一对一的方式则允许我们根据娃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发散和拓展。这样不仅可以让娃把知识点掌握得更牢固,往往还能起到举一反三、连点成面的效果。这样的针对性也是传统课堂不易具备的。

因为时间所限,传统课堂上老师不可能对学生们提出的所有问题面面俱到地给与回复,也难以趁热打铁,顺着学生们的好奇心带领他们无穷无尽地探索。

需要补充的是,尽管我们在此特别强调用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方式进行语文课本的系统学习,我们同样非常看重传统课堂能给孩子带来的各种互动和表达的机会。 这在我们看来,也是完整的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事实上,几年来我们一直通过周末学堂独具特色的课堂设置,为孩子们每天在家的系统学习提供了一个中文应用和表达的平台。

有关我们独具一格的课堂设置和相关经验,我会逐步分享。


2) 8岁前重在阅读能力的培养,初始阶段不要求书写。

对字母语言来说,学会写几十个字母,书写学习就可算大功告成了。

与此相比,汉字作为表意文字,讲究间架结构、笔画顺序。

一个常用汉字少则几画,多则十几二十画。据统计,3000个常用字里有一半以上超过10画。

学写汉字所需要的时间精力,与学字母语言所需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小学时代每天课后抄写生字的情景,我至今仍历历在目。

当然,书写对于汉语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与将阅读能力提升到一个稳定的高度相比,我们认为,书写并不是海外娃8岁前最紧迫的任务。

海外中文教育中大量的案例提醒我们:过早地强调书写,而未能集中优势资源帮娃突破阅读关,娃即使暂时能写再多的字,也迟早会因为没有用武之地而将它们遗忘得一干二净。

另外,由于手部精细动作发育还不到位,娃过早练习硬笔书写也不符合生理发展规律。

缓慢的进步很容易让他们在受挫后失去对中文的兴趣。最为可惜的是,为写字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原本可以用于更有价值的阅读攻关之上。

在“愿者闻之”开号第二篇(0-12岁规划)里我分享过我们的总体规划表,此处引用如下:



表中我们对书写的计划是大约从7、8岁时开始

由于书写非常耗时,我们的做法是将语文教学中有关书写的部分挪到后面,先集中精力攻克阅读关。


3) 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初期对汉语基础知识不作过多过细的要求。

我们提倡在学习语文课文初始阶段不要求背诵,而是通过朗读和阅读积累语感;不分析文章结构,也不过多讲解字词句语法,而是重在对内容的整体理解,并通过不断滚动复习逐渐加深印象。

由于我们将书写部分挪到后面,课后习题和小测验也暂且不做书面要求,而是以口头讨论的形式代替。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我们认为,娃在8岁左右读懂小学六年级任意一篇课文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这篇文章发表时,小小鸟6岁4个月。我们每天用在语文书学习上的有效时间约为15分钟。课文学习基本是反复滚动着稳步向前,目前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了一大半

而学堂里,她很多4至6岁的小伙伴们,也正按照规划,稳扎稳打,共同进步。

希望我们理论结合实践的的分享,能让你对娃8岁左右攻克中文阅读关更有信心!



06 双母语目标下对娃的德语发展应做何期待?


我们之前提到过,在双母语目标下,父母需要尽快帮娃建立起中文对德语的绝对优势。

那么,当娃在幼儿园一两年了还很少开口说德语,说的时候也只是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蹦时,大家又如何能像鸟妈鸟爸这样保持淡定呢?

那咱们还是就着已经建好的模型,进一步说说双母语目标下,父母又该如何确立对娃当地语言发展的合理期望吧。继续以德语为例。


为了便于各位在屏幕上浏览,咱们把之前和德语有关曲线很快地重温一遍。


图2

图2展示了德语为单母语的孩子听力词汇量和阅读词汇量的一般发展趋势。

假设6岁入学起接受系统的字母和拼读学习,8岁左右到达D1点时,孩子已经可以读懂绝大部分能听懂的书。


图6

在双母语目标下,由于娃的中文学习提前开展,图6中,中文听力词汇量和阅读词汇量均衡点C1往左平移至C2。基础听力词汇量发展曲线因此被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意味着娃的听力词汇量比单母语情况下发展更快,对应的语言能力和认知发展也均会处于更高轨迹上。

中文学习曲线平移后带来的这一系列变化,对德语的发展又将带来什么影响呢?


图9

图9中黑色线代表双母语目标下娃的中文听力词汇量发展。

蓝色虚线和蓝色实线分别表示双母语目标下娃德语听力词汇量和德语阅读词汇量的发展

此处以中中家庭为例。

中德家庭情况下由于娃有更多使用德语的机会,蓝色虚线会整体上移。但限于娃的总时间和精力,如果娃的中文听力词汇量能达到或接近上图黑线所示的高度,德语在学前弱于中文发展的特点应当和中中家庭是相似的。

我们看到,在娃上幼儿园之前的三年里(0-3岁),由于中中家庭交流以中文为主,尽管娃也可能参加各种德语环境中的活动,比如当地爬爬组、游戏班和兴趣课,但是德语听力词汇量的发展一般比较有限。

进入幼儿园的前两年(3-4岁),暂且不考虑孩子的性格因素,由于幼儿园每位老师要负责照顾多名孩子,很难全面关注到所有孩子的语言发展。加之日常游戏玩耍所需的词汇相对有限,尽管这段时期娃的德语听力词汇量会上升,但和德语为单母语的情况相比,还是会低不少。

幼儿园最后一年,娃进入听力词汇量快速上升期。一方面,因为通常幼儿园会有专门针对学前儿童的语言支持项目;另一方面,由于此时娃已经适应了中文发展的节奏,父母也一般可以腾出手在家里花点时间帮娃扩展一下德语听力词汇量。

关于德语发展幼小衔接,我以后也会专门写。

德语阅读方面,假设娃也和周围的德国孩子一样,在6岁入学后开始系统地学习字母和拼读,那么第一年里阅读能力提升应当与德国孩子没有太大差异。只不过由于听力词汇量有限,很大可能在一年级时德语听力和阅读词汇量就基本持平了。

此后第二年阅读和听力词汇量同步提升。二年级结束前,娃和德国小伙伴的听力阅读词汇量已在伯仲之间。

差别在于,德国小伙伴的听力和阅读词汇量将会沿着单母语词汇量曲线继续发展下去。而双母语目标的娃,由于已经在中文学习上付出过长期的努力,此刻的中文听力词汇量远高于同年龄的单母语娃。

结果就是,三年级这段时间里,受益于已经处于稳定高位的中文水平带来的认知提升,娃的德语阅读词汇量将继续迅速上升,直至大约三年级9岁左右,德语阅读词汇量和听力词汇量均达到D2点的高度。

至此,9岁左右,娃的中文和德语双双达到一个稳定的高度。往后,两门语言协同发展,沿着一条相比单母语情况更高的轨迹不断攀升。

坊间流传的观点“中文强的孩子,德语也往往能后来者居上,强于同龄人”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8岁以前努力带娃学中文,并不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相反地,这么做不仅能让娃学好中文,而且因为中文学习迅速提升的听力词汇量、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能对之后的德语学习产生巨大的推动。

看到这里,我相信每一位在娃0-8岁期间付出巨大努力带娃学中文的父母都有理由感到欣慰。

行文至此,小小鸟突然出现在我身后。她看到屏幕上的各种曲线之后非常好奇,连连问我画的是什么。于是,我在把上面9张曲线图展示给她看的同时,详细地跟她讲解了一番。小家伙的反馈给了我惊喜和灵感。

原来,这些本来抽象的概念,如果用图和孩子讲,孩子也不是不能理解。重要的是,孩子因此看到了未来双语大厦的全貌,了解到自己每天辛苦学习的字词原来不仅是一块块“砖石”,更是宏伟大厦的一部分。“搬砖”自此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孩子们“搬”起来也自然会更有动力!



07 怎么跟娃聊聊有关双母语的事儿?


小小鸟:“妈妈这是什么?”

我:“娃娃们学语言的模型。”

然后我讲了德语和中文各自的特点,以及红蓝黑线都代表什么(图1-4)。

只见小小鸟很惊讶:“不会吧,我怎么觉得德语比中文难多了!”

我:“那是因为你现在中文水平远远高于德语啊!”

接着我用图4给她讲了为什么8岁前中文要比德语好很多才行。

小小鸟看到,如果按照单母语情况对待,结果就是8岁时,中文一定会落后于德语。那么后面别说进步了,就是保持住都很难。

当得知海外很多中中家庭的孩子后来基本没法开口说中文了,小小鸟竟然要哭出来了。

我有些吃惊,没想到她反应这么强烈。

我:“你怎么了啊?”

小小鸟:“太可惜了。那些小朋友以后再也听不懂爸爸妈妈说的话了,呜呜。”

我:“嗯,所以我们要提醒他们的爸爸妈妈呀!如果早做准备,这是可以避免的。”

我给小家伙看图5,告诉她可以把开始学中文的时间提前。

之后又给她看图6,告诉她:“你看,提前学中文还有好处呢!”

小小鸟:“黑线到上面去了,就是说懂的东西会更多了?”

我:“正是!”

看到图7,小小鸟又开心起来,她问我自己在图上的哪里。我指给她看。

我又给她看图8,告诉她:“你比在中国的小朋友更早开始学中文,而且要在更短的时间里达到这个高度。”

我指了指图中中文阅读词汇量和听力词汇量相交的C2点,“确实很辛苦,但也会因此得到额外的收获,所以不会白辛苦。”

小小鸟:“我也会懂的更多,是吗?因为我会在上面那条黑线上走。”

我:“是的。”

小小鸟:“那我的德语呢?你也有我的德语线吗?”

我:“你问得正好,下一张就是。”

图9中,小小鸟看到虚线部分:“所以我现在懂的德语没有幼儿园小朋友的多。”

我:“是的,不过别担心,现在我们在家不是也每天学点德语吗?你看,你现在进步得很快。等你上小学了,虽然能听懂的德语词还是没有周围小朋友的多,但是你们的阅读学习是一样的进度。一年级念完,你就能读懂你能听懂的那些词了。接下来你继续学习阅读,懂的词汇也会更多。还记得这个点D1吗?”

小小鸟:“是德国小朋友的一个什么点。”

我:“对,到了D1这个点,二年级的德国小朋友也能读懂绝大部分他们能听懂的词汇了。之后他们就会沿着图1里那条黑线继续走。而你呢,你会继续进步,因为你用中文懂得更多,接下来的一年时间,你的德语会继续以更快的速度进步,直到你用德语也能读懂用中文能理解的内容。

小小鸟:“所以三年级的时候,我的德语就和中文一样好了。两个都很好。”

我:“是的。”

小小鸟睁圆了眼:“而且我从二年级开始,会比很多德国小朋友的德语还要好?”

我:“按规律来说,是的!不过最关键还得看你现在怎么做?”

小小鸟:“我现在要努力学中文!而且也要好好学德语!”

我:“没错!”

小小鸟:“那……你也会教我英语吗?”

我:“哈哈!这个嘛,以后再说。”

……



结语:


写到这儿,发现已经接近一万字了,字数再创新高。坚持看到这里的,应该都是能沉下心的父母。

早在公号第八篇文章“中中家庭第二语言的启蒙谁来做?怎么做?”,我和鸟爸就第一次为娃的中德双母语发展粗略建模。 为了让此次的模型相比之前更加细致和清晰,我们写写画画进行了很多轮讨论。鸟爸打趣道:“看到我俩讨论的稿纸,估计谁也猜不到我们是在讨论海外娃学中文吧!”

借助基于经验的模型,本文试着推导论证给各位同学:为什么二年级8岁左右我娃要攻克中文阅读关?中文学习如何规划?怎样通过合理安排让娃在3、4年时间里能读懂语文六年级任意一篇课文?此外,模型也展示了我们对娃德语(及其他当地语言)发展趋势的期望。

因为小小鸟的友情客串,我临时增加了第7部分。希望能为你在和娃聊到双母语教育时提供一些灵感。

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地把之前留下的无数个大坑一一填上,比如:不同年级的语文书在家怎么教?拼音要不要学?什么时候学?怎么学?小小鸟的周末课堂特别在哪里?当地语言(比如德语)的幼小衔接应该怎么做?

坑多了也不怕了,再挖几个:我也会为家有小娃的各位同学分享选绘本、读故事的心得体会。为奋战在带娃学语文书一线的同学分享配套书单……

最后,愿我们在这条风光无限,前景光明的“汉语峰”登顶之路上,一起前行。


 

欢迎加入“愿者闻之交流群”,与海内外用心娃妈娃爸交流切磋!


请先长按以下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并留言“申请入群”。


提示:本群每日进行大量经验心得分享,消息量大。


群风积极严谨,对广告和灌水零容忍,入群请慎重。






416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