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孩子抗议“我讨厌共读三国!!我明年不要共读!!!”怎么办?

难的事可以这样做

本文为『愿者闻之』公众号第102篇原创分享,全文约6600字。


今年是我们第三次组织暑期中华名著经典共读。今年共读三本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共读相关具体内容,还不了解的朋友点这里阅读


三国和西游共读几周前已经结束。感谢共读家庭以及期末线上聚会观摩家庭给予的真诚反馈!

其中有好几个参与共读的家庭反馈说,共读结束之后再回到常规的中文学习,孩子惊奇地发现语文课文好短!“哎,才三页就已经读完了?!”而且读起来很顺畅,因为觉得更容易了!这些家长感慨,共读过程中,孩子的能力竟然不知不觉长了这么多!


我家小小鸟也一样,前两天咱们交流群里还有小娃家庭问我家现在学中文花多少时间。单从学习时间上来讲,我家目前的状态对小娃家庭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主要因为我们现在已经不是9岁前打中文基本功的阶段,而是进入了用中文学习的阶段。

当然,用中文学习,不是说中文就已经好到不用再提升了,而是说中文语言工具已经可以支撑起孩子认知和方方面面的发展,中文本身也将在孩子全方位发展过程中持续进阶。

三国共读期间,我们停掉了所有其他的正式中文学习。三国共读结束后,这几周来,小小鸟正式学中文的内容基本是巩固复习。这几天的安排大致如下:

  • 7分钟巩固70张字词卡片,虽然很多是在三国共读期间新输入的卡片,但并非新字词,只是在上下文中容易搞混或者掌握得还不够牢固才被输入,因此速度快,状态好的时候甚至5分钟就能过完。

  • 5分钟读语文课文(目前进度是复习部编语文七年级课本),按七年级上册课文的字体大小和密度来看,差不多就是两页,读完后一问一答或者提点一两句。有些课文难度大些,就拆分成几部分分别复习。

  • 8分钟古诗文复习,其中古诗词部分按学堂进度来,《论语》一周复习一次,因为已经很熟悉,没必要每天读。最近在读《孟子》,第一次读原文时,先读一遍原文,再读一遍《孟子译注》相应段落的白话文译文,之后简短讨论。

以上时间加起来20分钟。我们会用计时器,便于比较精准地把握时间,有时候也会多聊几句,那就多几分钟,不在上面的时间内。这么多年下来,已经形成了适合我们的学习模式,小小鸟的学习习惯也基本养成。虽然也存在特殊情况,但总体来讲较为稳定。

尤其和三国共读相比,娃觉得现在学中文的内容轻松太多,所以进入学习状态很快。

还处于学习启动慢、各种拖延走神阶段的娃,父母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除正式中文学习之外,中文德语各有一份基础的纯文字课外阅读时间(一份为15分钟)

小小鸟目前上四年级。德国小学四年制,很快就要分流,课业任务还是比之前要多一些的。各项兴趣爱好要继续下去,也需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如果想要娃在10岁实现中文自由,那么小时候就要多努力。

看到上面这些我在群里的回答,有些父母朋友很羡慕小小鸟现在的状态,可是谁能想到,就在几周前,她还上窜下跳地大声抗议过:“我讨厌共读三国!!我明年不要共读!!!” 何以有这样大的反差?


说白了就是,我前面说的目前的正式学中文内容和方式,在娃的舒适区。

而三国共读,对她来讲是一个密集的能力提升阶段,需要她不断接受挑战、鼓起勇气、付出努力。每次处于能力提升阶段,日子总是不会太好过。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扛过来了,就会上一个台阶。正是过去这些年来一点一滴的积累,既包括每天的坚持和磨合,也包括这样一次次密集式的能力训练活动,小小鸟和她的小伙伴们,不论天性有多好动多不爱看书,不论天赋点是否落在语言这一支,孩子们在中文上的发展都符合预期,在7月份结束的学堂首届年会上,看这群8-11岁的海外娃在台上用地道的中文讲段子,实在令人鼓舞(活动回顾点这里阅读

回到三国共读,共读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朗读难,表达难,挤时间难。下面一一展开。



01 朗读难


孩子朗读的时候,很多字不熟或者读错。这时候大人纠正,小孩往往会发脾气,但是不纠正肯定也不行。可以事先和孩子商量好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给孩子两个选项:立即纠正,或者是不打断,父母先记录下来,读完一页或者读到休息的时候再告诉孩子。无论哪种方式,这些读错或者不确定的字词,都记录到字词复习软件中。(使用软件复习字词,实操点这里阅读)。

有时候孩子能读出来并不代表能理解,那是因为孩子朗读的时候,注意力全集中在认读上,无法同时处理文字所传达的信息。这种情况下不建议转成默读,因为那样就达不到精读的目的。可以考虑让孩子朗读一段,停下来快速默读一遍,父母提一个问题,确保孩子看明白了再继续。

如果觉得这样太慢,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共读前的准备阶段先听书,孩子对情节有了解之后再开始共读。因为已经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有了整体了解,孩子在精读时理解起来会更快。


我们这次刚好有个对比,给大家分享一下。

小小鸟从去年12月开始听钱儿爸讲《超级三国》,一直听到今年7月诸葛亮去世。因为太喜欢诸葛亮,所以诸葛亮死了,小小鸟就不怎么愿意听了,又勉为其难地挨了几集,大脑又回到一听书就游离的状态。好熟悉的感觉,就像回到了从前怎么也听不进去书时让人崩溃的状态。不过毕竟这次钱儿爸讲的三国已经听进去了,所以我想着,以后再找机会补最后那部分吧,于是就先停了《三国》,开辟新天地,改听《超级隋唐英雄传》。

共读的时候,对比来了。

看到第41回星落五丈原之前,都还算顺利,虽然根据篇幅长短(4-6页不等)、读书所处的时间段(精神相对较好的时候还是精神不济容易涣散的时候)、娃的状态、心情好坏等等,每天得朗读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

表达也看情况,从10分钟到1小时不等,偶而极端不在状态,也耗过2小时,但和最后那四回比起来都不算什么。

最后几回,本来内容就密集,再加上青少版高度浓缩后,每回篇幅都有6页甚至6页半的样子,普遍比之前长,还尽是些对小小鸟来讲新的人名、地名和各种事件的堆砌,读起来不停地落坑,举步维艰。

比如:

看到“诸葛绪”,读成“诸葛猪”;

看到“江油城”,读成“红油城”;

一直把“司马炎”读成“司马淡”;

把“陆抗”读成“陆击”……

我说你这又是“猪”又是“鸡”又是“蛋”,还有“红油”,什么情况?!

我们看着好笑,但对小小鸟当时来讲,真是很折磨。好像把时间往回拨了好几年。事实上就是因为不熟,组合不熟,人名地名不熟,小小鸟读错了也全然不知。

最后这几回,光是读下来就得一两个小时。尤其是倒数第二回,硬是拆成了两天,一天一个半小时,才终于读完!因为实在不明白,边读边梳理,非常艰难!小小鸟大声抗议“我讨厌共读三国!!我明年不要共读!!!”就是这两天的事儿。

也算是总结经验了吧!古典名著因其内涵深邃广博,拆成几个步骤,每次更进一层,是比较合理的做法。就像装修时给墙壁刷涂料,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层层地涂。因此在共读这样的大部头之前,建议先听书,而且得听完整了。

大家普遍反映:比朗读更难的,是表达。



02 表达难


最早读《西游记》的时候,读完一回,读是读完了,但要说感想,孩子就是没有感想!怎么办?我以前专门总结过一篇,点这里阅读

任何一个人物都可以是切入点。任何一件事也都可以成为用来表达的话题。甚至一个词语,一个之前不懂但读完之后通过问父母或者查资料搞懂了的概念,都可以是分享的内容。具体怎么做,在去年“水浒共读”结束后,我专门总结过一篇,点这里阅读

尽管有前两次共读的磨练,这次一上来还是觉得表达难,怎么办?

建议从最容易入手的解释词汇或概念开始,再一步步过渡到说自己的看法。小小鸟是个很有主意的孩子,读完一回,她很快就能找到那个她最想说的内容。但也会遇到问题。


问题1:抓不住重点。

起初,她总选边缘小人物,或是一些细枝末节来表达。只要她能完整地概括出情节,并能说出自己得到的启示,就算交差了。一两次还行,但每次都这样,我就问她,这一回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却发现她讲不出轻重,所以带着她重新把主线过一遍。

因为这本青少版《三国》十分浓缩,总共45回,每一回中都浓缩了好几个完整的故事。我带小小鸟把主要内容过一遍,让她从主要内容中选取一个来讲,或者从几个与主要情节关联最紧密的人物当中选一个来说,练习她抓重点的能力。


问题2:“我知道,但就是说不出来”

有时候小小鸟觉得自己知道,话到嘴边却又难以找到合适的词句表达出来,急得她在屋里乱窜,直跺脚。

我试过,如果这时候我帮她措辞,她虽然都懂,但是要复述起来特别累,特别难。往往练习几十遍,都无法顺利表达。

所以后来她再怎么捉急,我也不直接给她词汇和现成的句子,而是通过问问题,引导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种情况下,只要安抚好她的情绪,让她把注意力放在回答问题,组织语言上,表达反而比较顺利。

以前共读西游、水浒的时候,她能语句通顺地说出来就大功告成。这次共读三国,虽然仍不容易,但实际上她的能力比之前要强,尤其是因为过去这几年一直在听钱儿爸讲这些文化类经典名著(如何入坑《西游记》点这里阅读听书的顺序点这里阅读),吸收了不少书面词汇,所以表达时如果仍是只说大白话,我就会提醒她,她也能用上一些书面表达。

尽管参加共读,按要求,差不多两周才会轮到一次表达,但咱们共读群有几乎一半的孩子坚持每天练表达。

在期末线上聚会上,一个能力很强的12岁男孩分享共读感想,说自己每天读完一回,都会写一篇读后感,并且录表达,他说一开始觉得不容易,会花比较长的时间,但后面越来越熟练,需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这就是进步!

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但有个大规律对每个人都适用,那就是:练习得越多,表达就越熟练。


问题3:仅靠浓缩青少版里的情节,没机会深挖,只知道浅浅一层,怎么说感想?

和前面那些章节不同,因为听过钱儿爸说书,小小鸟对情节和人物都有更多了解,肚里相对更有货,所以表达起来更自如些,最后这几回肚里没了存货,现读现想,而且因为书中没什么细节,要基于此说出有深度的真情实感,很难。

这种时候无法深挖,那就从书中交代的情节上去分析,看谁都做了什么,相应的结局怎样,为什么会这样,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或者和之前的人物做个对比,不同的结局是由哪些原因导致。最后再说说对自己的启示。

期末线上聚会的时候,有观摩家庭看到我们的小朋友现在厉害的样子,就问:这些孩子是不是有语言天赋?事实上,大部分孩子并没有。不少孩子在语言方面甚至曾经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下了目标,之后每天坚持做一点,比如表达,从5岁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练习,一步步走下来,就达到了今天的高度。



03 挤时间难


说没有时间,可以有一万个理由。但是当真正意识到一件事情有多重要,把它排在优先级的最高位置,我们总是可以挤出时间来做。

一旦坚持下来,哪怕只是每天挤一点时间,长期积累下来都会有很可观的效果。

人不可能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所以我们的每个项目都有一个期限。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把这件事情的优先级排在最高处,全力以赴。共读便是如此。

有参加暑期共读的小伙伴说:“我们在飞机、火车、地铁上都录过表达,现在就差三蹦儿了。”真是一语中的,很多参加共读的小伙伴都有共鸣。

待期末聚会将活动推向高潮,活动结束之后,便进入平整期,调节任务,劳逸结合。

有家庭反馈,这样的安排很合适,既不是一直处于高强度下,也不是一直以较慢的节奏,而是有急有缓,孩子们在阶段性地能力爬坡之后,享有一段相对轻松愉快的红利期。对咱们父母来说也一样。

当小小鸟说:“今天终于读完三国最后一回了,耶!”

我也不禁长舒一口气,说:“今天终于陪读完三国最后一回了!咱们应该庆祝一下。我比你还辛苦,咱们可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04 难的事可以这样做


坚持不易,尤其是一个人坚持的时候。

当知道眼前必须要啃的这块骨头很硬,任务很艰难的时候,不妨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做,相互鼓劲,这种力量是没有身处其中的人难以想象的。

期末线上聚会的时候,一个被大家公认很牛的11岁女孩分享共读感想时,说自己有时候也想偷偷懒,但是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坚持,自己也就咬咬牙,坚持每天录感想。


活动结束后,我们收到很多共读家庭的反馈,再次感谢各位真诚的留言!限于篇幅,下面只摘取部分:

“……之前参加过《西游记》和《水浒传》的共读,但如果让孩子自己选,他估计会选择不参加《三国演义》的共读,因为惰性。我们平时学中文基本上是单打独斗,所以我是希望小F能参加这个共读活动的,一方面是认识朋友,让他觉得在学中文的路上他不是孤单的一个人,另外一方面见识见识中文厉害的小朋友。还好,在我的鼓励下他最后还是愿意参加。

有了前两次共读的经验,他多少已经掌握一些说感想的方法,每读完一回,我让他必须先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去听其他小朋友的录音,否则先听别人的,很有可能会顺着别人的观点去说。先说自己的,再听别人的录音,可以学习从其他角度去看问题,也可以学习别人说感想的方法,真的受益匪浅。看到表达特别好的孩子,我都忍不住想问问这些孩子平时是怎么学习中文的?他们的父母平时是怎么教的?好想取取经。 通过每天一点一滴地训练,我发现他的表达能力比以前好多了,看法比以前略微深刻一些,评价人物的时候不再是简单的说明这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会举例子去说明这个人的性格特点。 我觉得参加这个共读活动真的很有意义,收获很大,也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还需要多多努力才行。 感谢愿闻老师组织这样的活动,明年我们还想参加……”


“……共读中对我作为家长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小朋友每天做一点,每天坚持,细水长流,习惯成自然是最大的收获。感谢你们的组织和付出,也感谢这么多小朋友每天互相陪伴学习。最后的线上聚会犹如采摘丰收的果实,让小朋友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孩子很喜欢跟小朋友们互动,能感觉到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一起读这本书,这种感觉非常好。这是我们第三次参加共读,看到很多老朋友,能感受到大家的成长。”“感谢有这个活动,让大家有机会一起读书,练习表达。小J从小有过动症/注意力不集中,还有输出性语言障碍,我们一直鼓励他表达自己。他很希望有说中文的玩伴,可是我们所在的学区没有其他中国孩子,小J是年级里唯一的亚裔学生。而当他满怀期盼地到了本地的中文学校,却惊讶地发现学生们都是用英文互相交流,因此他非常珍惜在共读群和其他同龄孩子练习中文的机会。谢谢你和团队的付出,为孩子们建立这个共学群体。”


有一对中外家庭的兄妹参加共读活动。妹妹参加西游共读的反馈:

“……非常享受听小伙伴表达;学到了任务优先级,到后面,知道每天有这个最主要的任务,可以半自动启动,流利度也有很大提升;有文化认同感,更加自信,暑期在国内时,自豪地告诉别人自己在读青少版《西游记》,还引用一些桥段,亲戚朋友都称赞她。……”


哥哥参加三国共读的反馈:

“从开始很失望只进入候补组,到最后通过每天按进度朗读,坚持每天录表达,最终进入正式组,中间不懈的努力起了关键作用。他明白了天道酬勤的道理。三国共读的小伙伴水平都高出他很多,他很开心能跟优秀的人学到很多东西,但是能力的欠缺还是给了他不少压力,尤其表达,一直是孩子的薄弱环节,希望能尽快补上来。两个孩子以前读过名著的漫画版,在准备期间,我们把各自的漫画版拿出来温故知新,练习自读和表达也很好的帮助他们从漫画过渡到文字版本。老母亲这边刚开始自己都不相信能和他们一起完成两本不同的名著的共读,整个假期下来,竟然按照与时俱进的计划(提前一个月开读,最开始一天半回,慢慢过渡到一回,周末能读也读,阅读为主,互动为辅)一起啃下了这两本名著,感慨集体和日积月累坚持的力量,感谢老师们尽心尽力的组织,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和小伙伴一起结伴前行!”

此外,还有期末线上聚会观摩家庭发来反馈,摘录部分如下:

“周日的观摩活动非常棒!老师引导到位,过程清晰流畅;孩子们积极参与,内容丰富多样~ 这样活动组织,很难想象经过怎样的积累和打磨,太棒了!共读活动又一次让我看到了集体的力量,每个闪着光的小星星汇聚在一起就是星河。再次感谢你和团队的无私分享和尽心投入[爱心]”


05 尾声


回到前面以及标题里那个还没回答的问题:

读到崩溃边缘的时候,娃大声抗议“我讨厌共读三国!!我明年不要共读!!!”

我很理解她的心情,因为我也很辛苦很累,所以我说:“好啊!那明年就不办了。我也很累,我其实比你还累。办活动很辛苦的。就这么定了,明年不办了,那你明年就只能自己读了。”

娃一听,愣了一秒钟,大声回答:“不!!!我可不要一个人读,还是共读吧!”

哈哈是呀!既然是一定要读的,那,一定得拉上小伙伴们一起。好朋友就是要互相鼓劲,一起进步的嘛!


 

欢迎加入“愿者闻之交流群”,与海内外用心娃妈娃爸交流切磋!

请先长按以下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并留言“申请入群”。

提示:群里每日进行大量经验心得分享,消息量大。

群风积极严谨,对广告和灌水零容忍,入群请慎重。



18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