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问孩子读完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孩子总是回答“我没什么感想”,怎么办?

用三段式表达框架,助娃搭积木一般地表达自己的感想

本文为『愿者闻之』公众号第58篇原创分享,于2021年8月31日首次发布,全文约4800字。


最近,我们正在组织一群7-12岁的海外娃共读纯文字青少版《西游记》。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已有一定中文积累的孩子,在与同龄小伙伴共读古典巨著和互动的过程中,一边丰富文化认知,一边全方位锻炼阅读、思辨和表达能力。

这次共读也是为将在2021年10月17日举办的“西游知识竞赛”做准备(活动具体内容,点这里阅读)。

共读持续10周,每周五日,孩子们每天读一回,然后在共读群里提问,回答,和做一段1-2分钟的表达。

表达的主要形式有:说感想,介绍背景小知识,或是选定书中某个角色并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故事情节。

今天这篇主要和大家聊聊“说感想”这件事。

公号第二篇文章里,我讲了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多重要详情点这里阅读

接着,我在“0-12岁三阶段能力养成计划”那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我们的初步规划:0-5岁中文启蒙;4-8岁识字、攻克阅读关;5-12岁练习表达详情点这里阅读)。

5-12岁“练习表达”阶段又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子阶段:

  • 练习表达一阶(5-7岁),

  • 练习表达二阶(8-10岁),

  • 以及练习表达三阶(11-12岁)。

(此处以及后面提到的年龄划分仅供参考,各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其中,一阶的首要任务,是孩子在口头表达时,能够把获取的信息如实地反馈出来。

落实到中文学习,就是说孩子听故事或者自己读书,听熟读懂之后,能够抓住重点,理清脉络,清晰顺畅地讲给其他人听。(具体怎么做,点这里阅读

二阶的任务则是在一阶的基础上,孩子能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和升华

具体到中文学习,就是能将故事里或书中的内容“咀嚼消化”,提取有营养价值的部分,简单概括和分析,并总结归纳出自己的体会。

换言之,就是说自己的感想。



01 为什么“说感想”很重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从读过的文字里提炼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是一种需要训练才能获得的能力。能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加以运用,同样需要练习。


1)“说感想”能提高阅读内容的留存率

你也许有这样的体会:很多书,如果只是随便看看,过段时间印象就模糊了。但是如果看完后,说给别人听过,并且表达过自己的想法,那么这部分内容往往能在记忆里留存更长的时间。

这主要是因为,为了“说感想”,我们除了读懂书中内容之外,还需要思考、归纳、提炼和总结,再组织语言,有条理地说出来。

“说感想”能加深印象,表达过的东西才真正成为自己的储备。

我们希望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说感想”可以让更多的内容留下来为我们所用。


2)“说感想”是为以后的书面表达做准备

此阶段,“说感想”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口头表达练习,既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积累素材,又能促进孩子养成表达的习惯。

待系统学写字(何为系统学写字点这里阅读)到了一定程度,将“说感想”的内容落实到书面,如果是对一篇文章一本书发表感想,就是读后感;对一部电影一部剧抒发感受,则为观后感;对生活中社会上的现象或者某类观点发表见解,便是议论文;评论新闻时事,就成了时评‧‧‧‧‧‧

知道何时何地如何恰如其分地说感想,这样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会完全体现在将来的书面表达中。而支撑表达的思维方式和素材,以及建立起来的良好表达习惯也很容易迁移到孩子的当地语言和其它任何外语上。这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02 什么时候开始练习“说感想”?


既然“说感想”这么重要,那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让孩子练习这项能力?


每个阶段的中文学习有各自的侧重点,如前文所说,0-5岁中文启蒙阶段应当以输入为主,这时咱们不必太在意孩子的输出。5-12岁,在孩子已经有充分积累的前提下,才安排他们做系统的表达训练。

5-7岁表达一阶,孩子的首要任务是能够还原接收到的信息,也就是说,能理解主线和部分细节并将关键内容复述出来。

一般说来,当孩子能较好地完成一阶的任务,便可逐渐引入“说感想”的练习。

在我们的规划中,8-10岁表达二阶的任务之一,就是不仅要求孩子能抓住主线,简明扼要地概括相关内容,而且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

再次提醒:此处提到的年龄仅供参考,各家请按自家娃的情况灵活应用。



03 怎么练习“说感想”?


1. 确保孩子明白了书中的内容

说感想的第一步,首先是要弄清楚书里说了什么,如: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发生了哪些事情,前因后果是怎样的,等等。

就像射箭前先要看清楚靶子在哪里一样,只有建立在对内容正确理解基础之上的感想,才不容易曲解作者的意图,才能有的放矢。

怎样确保孩子明白了书中的内容?

可以通过提问和让孩子复述的方式,具体做法点这里阅读

对于精读的篇目如何提问,还可以参考语文书练习这篇,点这里阅读


2. 引导孩子说感想

完成了上面第一步,就可以开始引导娃说感想了。

8岁左右的孩子,如果直接问“你有什么感想”,娃大概率会一脸懵地回看你,或者直截了当一口回绝:“我没什么感想。”

如果想引导这个年龄段的娃们说出自己的感想,我们要设法提供一些“台阶”,具体操作就是将上面这个笼统的问题拆分成一串小问题。然后你就会发现,只要是娃能读懂的书,他们其实是有想法的。

关键是,怎么问问题?

先搭框架,此处介绍的基本型表达框架主要分三段:

(一)人物情节,

(二)分析看法,

(三)联系实际。

以下是提问举例:

  1. 书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做了什么?

  2. 选取其中一个人物及一件事,你觉得这样做好吗?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3. 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人或事,我们可以怎么做?


就拿最近孩子们正在共读的《西游记》来说,以最近这回《宝袈裟被偷》为例吧。


一、人物情节

1)

父母问:这一回里都有哪些人物?

孩子答:唐僧、孙悟空、(观音禅院)方丈、小和尚、广目天王、黑风怪。


说明:孩子很可能在一开始只说了几个主要人物,而漏掉了其余那些。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提醒他们注意到所有出场的人物。

有时候问一个问题就可以让孩子注意到先前遗漏的小角色。


比如问:“是谁给方丈出的坏主意?”

孩子答:“广智和广谋两个小和尚。”


有时候则需要顺藤摸瓜式地多问几个问题,才能让孩子找到没留意的人物。


比如问:“孙悟空是怎么救师父的?”

孩子回答:“用避火罩。”

再问:“避火罩是哪里来的?”

孩子找到并回答:“是从广目天王那里借来的。”


对书中初次出现的人物,可以借助书下方的注释,或者我们带娃一起查询资料,做进一步了解。这样常常对接下来了解这些人物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会有帮助。


2)

问:他们分别做了什么?

答:唐僧和孙悟空到观音禅院借宿,悟空炫耀袈裟,方丈想将袈裟占为己有,小和尚出主意火烧唐僧师徒,孙悟空找广目天王借来避火罩,黑风怪趁火打劫顺走袈裟,方丈自杀。


说明:上面我列出的是十分精简的内容概要,孩子刚开始做练习的时候,往往会复述得事无巨细。

听完娃的复述,我们可以帮他们精简,略去冗余部分,通过口头完形填空的方式,让娃找出最重要的信息。


比如问:“谁和谁到了哪里?”和“他们想在那里做什么?”

来帮助孩子将重点提炼出来:“唐僧和孙悟空来到观音禅院。”“他们想在寺里借宿一夜。”


大部分主要情节,孩子都可以从书中找到关键词或者原句来回答。

少数情况下,孩子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比如问:“袈裟去哪里了?”

孩子找到相关段落:“……黑风怪循着光走过去,将包袱打开……将袈裟往怀里一藏,直接溜回了黑风洞。”

可以再问:“这样不告诉物品的主人,而是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悄悄拿走的行为,用一个字来形容是什么?”

孩子答:“偷。”

回到先前的问题:“所以是谁怎么走了袈裟?”

孩子说:“是黑风怪偷走了袈裟。”


如果还想再生动一点,可以顺便和孩子说说:“你看看,趁着人家火烧寺庙,一片混乱,黑风怪偷走了袈裟,有个成语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娃已经学过,则可以巩固,如果还不知道,就可以借这个机会了解“趁火打劫”这个成语。

至此,靠问问题,一步步引导孩子说出“黑风怪趁火打劫偷走了袈裟”。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孩子说出每个人物主要做了什么。

初次练习会需要较长时间,但是几次以后,孩子就会习惯这样的方式,很快就能把三段式表达中的“(一)人物情节”捋清楚。



二、分析看法

每次说感想,要求只从一个点出发,当娃练就了这套本领,只要按需将同样的方式用在多个不同的点,再有机组合起来,便可以表达出更为丰富的内容。

因为每个人物都可以作为切入点。限于篇幅,下文仅举一例说明。


问:挑一个你最想说的人物以及一件事吧!你选谁?哪件事?

答:我想说袈裟丢了这件事。

问:你觉得这件事和谁有关?

答:和悟空有关?如果不是悟空炫耀,就不会丢。也和方丈有关,如果他不那么贪心,不放火的话,也不会丢。

问:选一个人物就可以。

答:悟空吧。

问:你刚才已经说了,悟空炫耀。你觉得这样做好吗?

答:我觉得不好。他应该听师父的,炫耀会惹出是非,不应该炫耀。

问:那方丈要求唐僧他们拿宝贝出来看看,不说自己有宝袈裟的话,悟空还可以怎么做呢?

答:唐僧做的就很好,“我一个出家人,哪里有什么宝贝。”

问:嗯,这样低调是挺好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答:就像唐僧这样做。


上面这个切入点比较明显,也是本回的重点。因此,在我们共读群里,那天说感想的孩子当中,大部分从“悟空不该炫耀”切入,也有不少孩子选择了“方丈不该这么贪心”的角度。

我建议小小鸟尝试一个不同的点,试着说说看“悟空这次是怎么救唐僧的”,和之前遇到六个强盗时的处理方式有什么区别,并让她分析比较得出对此的看法。

小小鸟认为悟空这次没有一棒子将忙着放火的小和尚们打死,而是找广目天王借来避火罩救师傅,她觉得悟空有进步,同样是救师父,这次的做法更好。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练习,能锻炼孩子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并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在剧中,又会怎样处理。



三、联系实际

上两段内容围绕书中情节展开,而这一段则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将感想升华到新的高度。

上接第二段的例子。


问:你看,悟空向观音禅院的方丈炫耀袈裟,那你有没有炫耀过自己的宝贝?

如果孩子答:有。

那么可以跟孩子聊聊别人的感受。也可以换位思考。问孩子对于一个经常炫耀自己宝贝的人是什么看法。

并问问孩子读完这一回有没有什么启示,以后还会炫耀宝贝吗?

如果孩子答:没有。

则可以直接问娃对炫耀宝贝的看法,以及以后会怎么做。


上面,小小鸟对悟空救师父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后,得出结论:处理问题不止一个方法,自己遇到问题时也要多思考,找出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总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任何事情,都可以联系生活说上几句。

即使是没有明确好坏之分的情节,也可以让孩子知道,一件事可以有不止一个做法,一个问题也可以有不止一个解决方案。而且有时候,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还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至此,用基本款三段式表达方法“说感想”就介绍完了。



04 总结


我们的0-12岁规划中,在0-5岁持续全方位中文输入以及5-7岁表达一阶训练的基础上,当孩子已经能条理清晰地还原输入的内容,即可安排表达二阶(参考年龄8-10岁)的练习。

8-10岁表达二阶的任务之一,是孩子不仅能抓住主线,简明扼要地概括读过听过的内容,而且能够有条理、有内容地谈谈自己的感想。

学会“说感想”,不仅能提高阅读内容的留存率,而且也是在为以后的书面表达做准备。

支撑表达的思维方式和素材,以及建立起来的良好表达习惯也很容易迁移到其他语言上,使孩子受益。


“说感想”前先要明白书中的内容,而后是搭框架。本文介绍的基本型框架分三段:

一、捋清楚书中人物及相关的情节;

二、选取其中一个人物和一件事,加以分析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联系实际,思考我们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一个完整的感想,既要有对书中内容的总结,评价,也要有升华。不过以上框架并非唯一,大家可以在带娃实践中灵活运用,不必拘泥。


除了“说感想”,8-10岁表达二阶也将在一阶“如何让表达清晰有条理”(10个表达工具点这里阅读)的基础上,对语言的运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如何规范用语,更准确地表达?有关这部分内容,我会在后续的文章里继续和大家分享,欢迎关注。


 

欢迎加入“愿者闻之交流群”,与海内外用心娃妈娃爸交流切磋!

请先长按以下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并留言“申请入群”。

提示:群里每日进行大量经验心得分享,消息量大。

群风积极严谨,对广告和灌水零容忍,入群请慎重。



88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