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写字也适用,提前避免落坑
本文为『愿者闻之』公众号第104篇原创分享,全文约5400字。
最近好多次听到小伙伴在带孩子学写汉字的过程中受挫。
有些孩子7、8岁,阅读已接近或攻克阅读关(怎样算是攻克阅读关?我们的定义点这里阅读),正准备按学堂规划开始学写字,父母心里不太有把握,想听听过来人的提醒和建议。
有些孩子8、9岁,已经写了一段时间的汉字,但离独立完整流畅地书面表达还有较大差距,接下来可以怎么做来帮助孩子,这是父母此阶段关心的事。
今天这篇我打算专门说说我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看法。希望能为有需要的父母同学提供思路和方法。
没看过写字专题老文章,或者虽然看过但已经不太记得的新老朋友,在继续往下阅读之前,建议先重温以下历史文章:
01 7、8岁孩子系统学写字的三个必要前提
按照我们学堂0-12岁中文学习规划(规划点这里阅读和领取),孩子7、8岁时,部编版语文书已经学到五六年级。
请注意:如果还没学到五六年级,先别急着写字。
因为首先写字很耗费时间,再者,写字是一项系统工程,后面会具体说,而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每天挤点时间轻松愉快地抄写一页汉字就可以了。仅仅是靠这一点抄写,效果不会好。
虽说学有余力的孩子,想抄也不是不可以。但说实话,这些年来,我只听到大家说时间不够用,还没见过谁家有时间多到用不完的。既然这样,有限的时间更要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而单单做抄写这件事,好比杯水车薪,不如先集中力量攻阅读。到合适的时候再全面系统地开始学写字,才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经常有家长说:我家孩子爱写字。扼杀他们对写字的热情实在是于心不忍。
对此,我是这么看的:爱不爱写字,看跟什么比。跟需要付出更多脑力的中文学习任务相比,孩子更愿意写字,并不能说明问题,只有当孩子把所有必要的中文学习任务都完成之后,在完全自主安排的时间段里,在自由玩耍和写字之间比较,开开心心地选择写字,那才是真爱。
所以下次,当孩子在要开始学中文之前,主动拿起笔来写字,而且写起来没完,各位父母同学可以态度温和且坚定地跟孩子说“先完成今天的中文学习任务,然后你可以决定是写字还是做其他的事”。
这样做既能确保先完成此阶段最紧要的事,也不会抹杀了孩子对写字的热情。
除了学习语文书,课外阅读应当同时进行(各识字量相匹配的自读练习书单,请看公众号首页“书单专栏”),孩子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与认知相匹配,才开始系统学写字。
以往的文章、群里交流以及各种活动中,我多次强调:语文书是主线,但它只是一条线,只精读语文书,会过于单薄。课外阅读必不可少。
我也和大家说过现阶段如何判断孩子课外阅读的质量,可以按照比语文书低两个年级的程度来考虑。比如按我们的规划,孩子在7、8岁已经学到五六年级了,那么孩子在自己阅读的时候,能够比较轻松地驾驭三四年级的课外书,这样的梯度就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精读语文书,是孩子踮脚能到达的高度,里面总有新的概念需要我们来讲解。而自己阅读是比较舒服自在的,百分之八九十都能轻松明白。在此阶段,孩子自己能看懂的和经过讲解能明白的,大家可以按两个年级的差距来估计。
上面两点:语文书和课外阅读,都是中文输入。输入做到位还不够,还有一点也要做到了,才能开始系统学写字。那就是口头表达。
孩子从5岁左右开始系统地练习口头表达(10个表达工具,点这里阅读),学堂课上会从“说一说”环节开始。之后逐渐过渡到正式的表达环节。此外,往年总有家长主动组织孩子们用四周28天时间做密集式表达训练(表达训练书,点这里了解)。
经过差不多两三年细水长流的表达训练之后,孩子在7、8岁时已经能有意识地围绕主题,组织语言,把自己想说的内容条理清晰地说出来。
再次提醒各位父母同学,不要因为周围已经有同龄小伙伴开始写字了,就着急让自家孩子也开始写。而是要看孩子在语文书、课外阅读、口头表达三方面,是否都已经达到了相应的要求,这三方面都做到位了,才开始系统学写字。
02 系统学写字三件套
系统学写字需要从三方面来做:数量、规范和质量。此处不展开,具体描述点这里阅读。
简言之,“规范”是说笔画笔顺要写对;“数量”是指会写的字数要达到一定的量;“质量”是对掌握的程度有要求,归根结底是要能运用。
为了覆盖上面这三点要求,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三件套:
一是抄写和誊写,抄什么以及怎么抄?点这里阅读和领取
二是写日记,最初的日记怎么写?点这里阅读
三是写作文,怎样分步骤地带孩子练写作?点这里阅读
怎么做?上面三篇文章已经详细说明。这里主要讲几个注意事项。
1)抄写、誊写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教孩子笔画笔顺,具体可以看上面链接里的文章。小小鸟开始学写字,一开始就是先学笔画和笔顺,规范地书写非常重要。因此建议从一开始就规范地教孩子。如果不小心一开始没这么做,也没事,安排一个时间,专门和孩子讲一讲,练一练,笔画笔顺掌握起来并不难。
第二步是分解式地抄写,就是我在上面文章大礼包里打印出来的那样,别嫌麻烦,一笔一笔养成好习惯。
第三步是从看一笔抄一笔,逐渐过渡到看一个字抄一个字,再到看一个词语,抄一个词语,最后到看一句,抄一句。这也是抄写、誊抄的意义所在。而不是从头到尾永远都是看一笔抄一笔,完全不过脑子。很多孩子不会自动“升级”,所以还是要父母适时地提要求。具体多久之后过渡到下一步,主要根据各家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2)从第一天就开始写日记,并且坚持做。
有些家长以为是先抄写誊写,积累到一定的量之后才开始记日记,其实不然。
我建议孩子从系统学写字的第一天就开始记日记。
就像我在这篇老文章里所说,最初的日记是“关键词日记”。当时小小鸟是在《故宫亲子日历》的空白处,写下当天最想记录的一个词语。
要求是:每天不能重复。
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一上来就要求写句子,孩子还不会什么字,全部现学,太费劲。就算已经会了一些字,也很容易写来写去就那么点内容。所以要求写不重复的关键词,一方面是让孩子去观察、回忆一天中发生过的事,发掘生活中各种平时很容易被忽略的事;另一方面也是在锻炼孩子从众多纷繁琐事中提炼总结归纳出最重要事情的能力。所以切记,一定让孩子写“不重复的关键词日记”。
当时小小鸟写关键词日记,虽然期间偶有中断,但整体大约持续了一年之久。这一年中,小小鸟从记录一个词语,到一个短语,再到几个短语,甚至到后来主动写句子,进步是很明显的。有表达的意愿,再加上会写的字越来越多,所以这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对于孩子不会写的字,父母直接写给孩子,让孩子现学现用就可以。反正是关键词,量少而精,父母和孩子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时间安排上,小小鸟一般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也就是睡前写日记,按她的话讲就是:这样我才能知道今天最值得记录的事情是什么。
3)作文两周一篇,完成比完美重要
写字首先是为了运用,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更好地磨练和提升写的能力。所以写和用得结合,具体到实操上,便是系统写字第一天,就开始写关键词日记;系统写字两周左右,就开始写作文。
才两周就写作文?如何实现?老文章里详细讲了步骤,点这里阅读。
如果按链接中的步骤无法推进的原因是,孩子口述不出什么内容,无法成文,说明口头表达这步还没做到位,那就重点练习口头表达,先不急于开始写字。
这也是为什么我强调,在开始系统学写字之前,一定把前面的三步先做到位。基础打好了,写作按上文的方法,不会是难事。
开始写作文之后,有两点请特别留意。
一是作文练习要保证量。不能说一两个月才写一篇,小小鸟从7岁多系统写字以来,两周一篇,已经保持了整三年。如果不能保证量,就算每天都在抄写,写的字得不到运用,效果不会好。
此外,就算每天都在写关键词日记,这也是不够的,因为写作练习是更为综合性的语言运用,非关键词日记可比。所以坚持写,两周一篇,
内容上,注意围绕中心,搭好框架结构,把事情说完整、说清楚,做到这几点就可以。
书写上,字写得是不是漂亮,此阶段不重要,我对小小鸟写汉字的要求是,只要我能看明白就行。我在自己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中,深刻体会到效率有多重要。
我高中时的班主任经常跟我们说,速度是第一重要的,首先是要完成,漂不漂亮不应该是第一追求的东西。这句话我十分认同,也让我十分受益。
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但凡是规定了时间的任务,我都会先紧后松地去对待,很多时候会提前完成;对于没有规定时间的任务,我会自己制定目标,高效地完成,然后自由安排剩下的时间,干那些与学习和工作无关的,或者是平时想干但没有安排整块时间去干的事情。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行业分析师,任务之一是给客户出行业咨询报告。参加职业培训时,围绕工作性质和内容,我们分小组进行过很多有针对性的讨论。其中一个议题令我印象深刻,是“截止日期和报告质量,哪个更重要?”
当时我们讨论的结果是:截止日期更重要。如果到了时间都无法交付,一切都无从谈起。而如果先交付了,即使不完美(事实上,这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事),也可以继续改进,不断完善。
写作和咨询报告的交付比较类似,也是完成比完美重要。
所以现在,我在学堂我带的班上,也会和学员们说:没必要在一开始就追求完美,精雕细琢。此阶段最重要的是速度,要完成。也只有速度上去了,才能保证两周一篇的练习量。
因为很多事情,只有先做到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
二是要有勇气走出舒适区。这句话放在很多地方都适用。
怎样判断是否在舒适区呢?就是做一件事感到不怎么费力,甚至还挺享受的,那就说明在舒适区。在孩子学中文这件事上,看孩子愿意做什么,就知道他们的舒适区在哪里。
在写字三件套上,看到孩子挺愿意抄写,而且再仔细一看,可能发现孩子看一笔字帖,抄一笔,一边抄一边还哼着小曲儿,那这种抄写模式铁定落在孩子的舒适区了。这时候我们就要推孩子一把,帮他们走出舒适区。比如提出新的要求:不能看一笔抄一笔,而是看完之后写出整个字。再比如规定时间。再比如抄写两三天后要听写……
总之就是不断地让孩子走出舒适区,每次迈出一小步。这些改变,是需要勇气的。
因为没有人愿意离开舒适区,人性如此,让孩子告别习惯舒服的方式,必然会面临来自孩子的挑战:消极不配合,奋力抗拒,哭闹,或者故意做令人讨厌的行为来表达不满……
这时候,我们一方面是注意循序渐进,确保每次的确是适合孩子的一小步。另一方面,处理孩子的情绪,然后坚定地帮助或者陪伴孩子完成。
在这过程当中,我们自己肯定也有情绪,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我也有些心得。先不展开,再找机会专门分享。
总之,在写作这件事上也如此,在从第一步“口述+抄写”过渡到完全自己写上,的确不容易,孩子需要先构思,再落笔,过程中不断寻找合适的措辞,回忆汉字的写法。
有了第一步的积累,应当只有少部分字不会写,这种情况下,允许孩子先跳过不会写的字,留白,待整篇作文写完,再回过来补上,或者是为孩子提供词典笔,让孩子边问边写。但这两种方法,都不能有太多不会写的字,否则要么是忘了要补的是什么字,要么是边问边写,让思路中断。
如果还有太多不会写的字,建议先回到第一步,继续积累,过段时间再来尝试。
谁都有这么个过程。不过,只要我们坚持下来,孩子就能突破瓶颈,掌握写作的基本能力。
就像小小鸟现在,写作文从构思到完成,都是自己独立完成。
所以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下一步:如何提升?即:如何使用书面语?如何写得更生动?
4)“三件套”配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
抄写和誊写,手脑分离也可以完成。所以只抄写,算不上系统写字。
只写关键词日记,每天现学现写一个词语,书写练习不够系统,常用汉字得不到充分的练习。
而作文少则一二百字,多则三五百字,没有一定的积累,一上来就写作文,靠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零基础练写汉字,步子有点大。
所以建议“三件套”相互配合,一起使用。
抄写誊写在前,关键词日记同时开启,积累两周后开始写作文。
最初若干篇作文题,可以参考这篇老文章。
03 8、9岁孩子写字进展缓慢,怎么破?
有些孩子在语文书、课外阅读和口头表达三方面都做得挺好,按规划7、8岁开始写字,但写了一年半载之后,父母却发现孩子:
能离开字帖默写出来的汉字没多少;
有些字词能说能用,却不知道对应的汉字怎么写,无法落到笔头;
平时口头表达还可以,但一到写作文就无从下手。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可以在抄写之后加入听写的环节,不是说当天抄写完的字词当天听写,而是抄写几天之后听写,听写单个字的时候,父母最好也能组词或给出上下文,让孩子在上下文语境中判断是哪个字,再写下来。先听写字,而后是听写词语、短语,再到句子。同时结合运用,即:每天写关键词日记,两周写一篇作文。
听写和关键词日记这两个练习,可以有效地把口头能表达的内容和汉字对应起来。
这两个练习持续做了一段时间后,第二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要解决第三个问题,还是要把“作文练习”拆分成两个步骤进行,具体点这里阅读。
04 总结
系统学写字,是“形神结合”的写字,不仅要抄写,而且要运用。
抄写可以手脑分离地进行,单纯地抄写,抄再久,效果也很有限,因此一定要运用!
“运用”从学写字第一天开始,包括每天写“关键词日记”,每两周写一篇作文。
要克服作文的瓶颈,一是要保证练习的量,二是要有勇气走出舒适区。
全文完,感谢阅读
欢迎加入“愿者闻之交流群”,与海内外用心娃妈娃爸交流切磋!
请先长按以下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并留言“申请入群”。
提示:群里每日进行大量经验心得分享,消息量大。
群风积极严谨,对广告和灌水零容忍,入群请慎重。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