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娃朗读课文,你听不下去?主播养成,这几步走起

我们自己从小天天用的好方法,可别忘了传给娃。

本文为『愿者闻之』公众号第31篇原创分享,于2020年7月11日首次发布,全文约5100字。



我家小小鸟(6月8个月)朗读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课《走月亮》(点这里听音频


起步阶段,如何培养娃的表达能力?上篇文章里我与各位分享了两个我们常用的方法。(点这里阅读

这篇接着说朗读

仔细想来,朗读一直与孩子们相伴相随。起初,我们为他们朗读;后来,孩子们认识汉字了,也开启了自己的朗读旅程。可以说,从大约4岁左右识字阅读开始,直到孩子们真正攻克阅读关之前,朗读都是十分重要的阅读形式。



01 为什么朗读那么重要?


孩子初学汉字,只有说出来,我们才知道他们是不是把字形和读音匹配对了。

同样,孩子初学阅读,只有读出声来,我们才能初步知道他们掌握得如何了。

朗读的过程会传递许多信息。

如果孩子基本是一字一顿慢慢地读下来,遇到多音字时也常常无法准确读出,那么我们可以知道,他们还处于逐字认读的艰难阶段,对字的掌握也不够全面。

如果孩子在朗读时,总是把完整的词语拆开读,那么我们基本可以做出判断,孩子对词语等基本语素的熟悉度还不够。

如果孩子频繁地读破句,这意味着他们对句子整体内容的把握还不到位,基本的汉语语感还没有建立起来。

在中文学习初期,朗读能够暴露问题,这是默读所不具备的。

暴露问题是好事,因为只有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改进。

因此,在娃真正攻克阅读关之前,朗读将是正式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既然朗读这么重要,有同学问:“娃朗读课文或者故事,到底读到什么程度算是可以了?”



02 朗读的标准怎么定?读成怎么样算是可以了?


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所处阶段不同,关注点不同,对朗读的要求也会不同。

我们分三个阶段看。

1)首先是识字阅读的启蒙阶段,

按照我们的系统规划(“0-12岁能力养成计划”点这里阅读),孩子4岁左右开始系统识字, 5岁左右具有500多识字量,能朗读篇幅两三百字左右的短文或故事。

此阶段的学习重点在于基本识字量从无到有的积累,记住是第一步,熟练掌握是下一步。在娃仍处于努力记忆汉字字形和读音对应关系的初级阶段,就对娃提出下一步的要求,要娃能够在句子和短文中对字词迅速做出反应,流利地读出来,这样的期望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有些过高了。

一般来讲,最初500以内识字量对应的短文,内容不会太复杂,但凡是从小听父母朗读长大的孩子,基本不会难以理解。此时的朗读,我们认为,只要孩子能够自己读下来就可以了。即使每天读,几天下来,孩子可能依然无法做到十分连贯和流利,无法确保不读破句,这些情况都属于正常范围,我们不必因此就纠结于一篇课文,驻足不前。


2)第二阶段,

还是按照我们的系统规划(当然,各位同学请根据自家情况酌情调整),5岁左右进入小学语文书一年级课本的学习有关语文书进度安排,点这里阅读)。同时也进入5-7岁“表达一阶”,开始互动式回答问题和复述式口头表达练习详情点这里阅读)。

从学前识字阅读过渡到小学语文书的学习,不仅生字量会迅速扩展,而且内容深度也将更进一步。在此阶段,我们不仅要求娃能自己将课文朗读下来,而且要能够理解,知道每句话都在说什么对内容的理解,反过来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娃将课文准确且更加通顺地朗读下来。


3)继续按照我们的系统规划,

当孩子6、7岁,开始学习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时,即进入了第三阶段。

此时,孩子已完成小学语文前面三个年级课本的学习,累计识字量达到约2100个。过去两三年的系统识字阅读学习,主要侧重在基础识字量的积累和理解力的提升。进一步的学习,在“量”继续积累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质”的提高。此阶段开始,要求娃能熟练朗读课文。



03 怎样算是熟练朗读?


这要从两个层面来看。

基本层面为:语句连贯通顺,不读破句。让人能听得下去。

进阶层面为:声音语速、语气语调拿捏得当;轻重缓急,恰到好处;整体富有表现力,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听下去。


要做到基本层面,娃首先要认识文中所有的汉字;其次能够理解每句话的含义,并具备基本语感

要做到进阶层面,可以通过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对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或抒发的感情有更深入的理解,这有助于在朗读时融入自己的体会

更进一步的表现力则有赖于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


有同学问:“我家娃已经有一定的识字量,读故事却很不流畅。这正常吗?我该管吗?”

有人回答:“不用管,读得多了,自然就流畅了。”

的确,有些孩子从早期与父母的亲子共读以及后来的听书体验中,就已经积累起较好的语感,他们具备突出的语音模仿能力,不需要特别的帮助,拿到一篇难度适宜的文章,自己练几遍,就能控制好声音、速度和力度,自然流畅地朗读出来。

不过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不是上面的天赋娃,而是像小小鸟这样,明明去年(2019)暑假时就已经认识了两千多字,读起课文和简单故事来却还是磕磕绊绊的普遍娃。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小小鸟们对字词和基本语素的熟悉程度不够,在阅读时还需逐字反应。

这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朗读练习得到有效的改善。



04 朗读练习具体怎么做?


朗读的常见问题,基本可以归为以下三类:

  • 一是读得支离破碎,不顺畅。

  • 二是基本能自己读下来,但是频繁地读破句。

  • 三是孩子整体读得蛮流利,但是没有感情,自始至终声音细小,一个节奏,没有停顿。


针对这三种常见问题,朗读练习可以分三步走:


1)第一步:首要的目标是读顺畅

第一种情况下,娃朗读时很吃力,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在逐字认读。这种情况下首要的目标是读顺畅。

读新课文前,我们先用“三遍法”教娃生字。并使用根据记忆曲线自动推送每日复习任务的字词复习软件来巩固已学字词。(“三遍法”和字词复习软件,具体内容点这里阅读

朗读的过程,首先由视觉识别汉字字形,由大脑调取与字形相匹配的读音信息,并向发声器官发出指令,同时调动口腔肌肉做出相应动作,发出汉字的读音,最后再经由听觉系统反馈给大脑。

无论是“三遍法”,还是使用字词复习软件,都是在短时间内集中多次刺激,并每日重复,长此以往,直至形成肌肉记忆,从而大大缩短娃阅读时对字词的反应时间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专门和大家分享过我们原创的“计时朗读法”。这种方法可将成就感提前到每天中文学习结束时,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详情点这里阅读)。

对于新学的文章,娃当天不一定能读到很流利的程度,但是隔天或隔几天再试,一般会有明显进步。目前从周围家庭的反馈来看,很多娃喜欢这样的“计时朗读法”,他们很享受在目标时间内完成朗读任务以及每次朗读时间缩短带来的成就感。


2)第二步: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划分朗读节奏

通过“三遍法”、字词复习软件和“计时朗读法”,娃能基本顺畅地把文章读下来,但还是经常在朗读时把一个词从中间断开,或者在读长句时,在不合适的地方停顿。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讲解或者提出引导性问题的方法,让娃理解句中的生僻词和关键词,继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娃才能够识别语素和正确划分朗读节奏,才能在朗读时做到该断的地方断,不该断的地方保持连贯,并在一遍遍的练习中逐步建立语感

有关如何划分朗读节奏,后面我会展开说。


3)第三步:借助录音练习朗读,增添阅读感染力

使用上述几种方法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娃已经能读得越来越流利,但是从始至终基本是一个节奏,几乎没有停顿,声音往往也不够饱满。

这其实不难理解。毕竟之前两步朗读练习的主要目标是要读得流畅,对其他方面并未关注。我们留意周围,发现第三种情况非常普遍。

如果在一个中文学习群体中,孩子们的水平相差无几,那么娃很可能有机会听到小伙伴用与自己相近的方式进行朗读,从而像照镜子似的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群体,娃无法从同伴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这也没关系。一个随时可以在家操作的好方法就是录音。具体怎么录,请往后看。



05 怎样划分朗读节奏?


前文朗读练习第二步中提到了朗读节奏的划分,此处我针对几类有代表性的课文,先说划分原则,然后举例。


诗词往往具有语言精练、节奏鲜明的特点,划分朗读节奏也比较清晰明了。

一般来讲,一个意思相对独立或联系紧密的词或词组就是一个小节

总领性的词语后面也要停顿

举例:

看/ 万山 / 红遍,层林 / 尽染;漫江 / 碧透,百舸 / 争流。鹰击 / 长空,鱼翔 / 浅底,万类霜天 / 竞 / 自由。”(《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

此处,“看”字总领了后面七个句子,因此读完“看”之后要停顿。

现代诗中,结构助词“的、得、地”和时态助词“着、了、过”应和它们前面的词看成一个整体,构成一个小节。

举例:

《秋晚的江上》(语文书四年级上册,作者刘大白) 秋晚的 / 江上, 尽管 / 是 / 倦了, 还驮着 / 斜阳 / 回去。

古诗词里,句中那些用来舒缓语气的助词“之、兮、者、乎”等,后面也应该有相应的停顿。

举例:

《大风歌》(西汉·刘邦) 大风 / 起兮 / 云飞扬, 威加 / 海内兮 / 归故乡, 安得 / 猛士兮 / 守四方!

小学语文书中70%的篇幅为现代文。现代文句子长短不一,句式结构多样,是孩子们在朗读时最需要花力气多加练习的部分。

一个句子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主语、谓语和宾语。除此之外,常见的句子成分还包括定语,状语和补语。

朗读时,一般来讲,主要成分之间要停顿,如:主谓之间、谓宾之间。

举例:

科学家/ 模仿 / 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 装上了/ 雷达。”(小学语文书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

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举例:

星光 / 在我们的肉眼里 / 虽然 / 微小,然而/ 它使我们觉得 / 光明 / 无处不在。(小学语文书四年级上册《繁星》,作者巴金)

至于文言文的朗读,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则,还需注意以下两点:

像“夫(fú)、至、盖、故、惟”这样的语气助词,如果放在句首用来强调或总领后面的句子段落,则称为“句首发语词”,朗读时应稍加停顿,不应与后面的文字相连

举例:

夫/ 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第十一”篇)

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词的情况,要分开读。

举例:“群儿 / 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小学语文书三年级上册《司马光》)



06 怎么录音?


朗读练习第三步里说到了一个能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好方法,那就是“录音”。“录音”的灵感来自『愿者闻之』交流群的小伙伴,亲测有效。

首先咱们要准备一个录音设备,我家用的是手机自带的录音功能。据观察,用手机录音在调动孩子积极性方面已经足够了。

不过,对于特别乐意当小主播的孩子来说,父母也许可以专门为他们营造一个小小的录音工作空间,配备比手机更专业的录音设备,并帮他们把录好的音频持续分享到音频平台。


分享一点我们在录音方面的体会。

考虑到很多成年人都难以做到完全不出错地朗读一篇文章,对于朗读练习才刚起步的孩子们,建议读较长的课文时分段录音,比如每100~200字单录一段。之后可依据孩子的情况逐步增加每段内容。

录音前,先和娃一起对课文进行分段,告诉娃每次集中注意力录一段。

分段录音,其实是将大目标拆分为一个个小目标。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娃在短时间内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完成小目标上;另一方面也对娃树立信心有帮助,因为即使娃读完觉得不满意,也只需要重录一段即可。


成功完成目标后,如何鼓励?

最直接且及时的鼓励来自父母,相关原则可参考上篇复述之后的“三段式反馈”点这里阅读)。

除此之外,将录音分享给家人,可以让远在国内的长辈和亲人也能够通过录音了解到娃在中文学习上的进步,这让娃有机会听到来自大家庭的积极反馈。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分享到合适的中文学习群,让来自群里叔叔阿姨和小伙伴们的鼓励带给娃更持久的动力。


录音的频率以多少为宜?

录音的频率不必一刀切,请根据自家情况制定计划。

有些小朋友很喜欢录音,在时间安排允许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每天录一个故事,我们周围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如果小朋友自己不会主动想到录音,主要还是靠父母推动,那么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周末找时间录上一段或一篇。我的建议是,让孩子从本星期的学习内容里挑出一篇文章朗读录音,这样,周末朗读录音与平时每日的复述表达练习能够相得益彰,从不同的层面来锻炼娃的综合表达能力。

积累一段时间后,当孩子比对之前和最近的录音,明显看到自己的进步,这会让他们在挑战下一个目标时,更有信心和动力。



结语


  • 从大约4岁左右识字阅读开始,直到孩子真正攻克阅读关之前,朗读都将是正式中文学习中主要的阅读形式。

  • 朗读的过程会传递许多信息,可以让我们及时了解孩子的薄弱之处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 好的朗读能力会为表达增添感染力和表现力,所以说朗读也是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中文学习的不同阶段,朗读的标准不同。

  • 熟练朗读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朗读练习来实现。针对三种常见问题,朗读练习可以分三步走。


文章就写到这儿了,把朗读练习的方法用起来吧。试试划分节奏和“录音”的神奇力量吧!


 

欢迎加入“愿者闻之交流群”,与海内外用心娃妈娃爸交流切磋!

请先长按以下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并留言“申请入群”。

提示:群里每日进行大量经验心得分享,消息量大。

群风积极严谨,对广告和灌水零容忍,入群请慎重。



54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