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双语孩子的中文启蒙,这三个基本原则你做到了吗?

Updated: Nov 8, 2020

早知道,早开始;今天知道,今天开始。



这里所说的双语孩子,既包括父母中一方母语为中文、另一方母语为当地语言的情况(下文以中德家庭为例),也包括父母双方都是母语为中文但大环境为当地语言的情况(下文简称中中家庭)。

无论你属于以上哪种情况,以下三个基本原则都适用。




基本原则一:

坚持用自己的母语和孩子对话、给孩子语言启蒙



刚有小小鸟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德国妈妈兼幼儿园老师,她告诉我:要想孩子掌握双母语,父母一定要和他们说自己的母语,而且不能混合着说,否则既不利于孩子开口说话,也不利于以后的语言发展。


当时我绝对是只育儿菜鸟,听到这样的观点颇感新奇,但这位妈妈很负责任地告诉我:她所知道的受过正规培训的幼儿园老师都会建议家长用自己的母语和孩子对话。那些从小能从父母那里听到纯正母语的孩子,后来也能从周围环境中德语母语人士那里学到标准德语;反而是从小从父母那里听到不规范德语的孩子,到了上学的时候,那些根深蒂固的语法错误和外语口音改起来十分费劲。

这些经验之谈有没有普遍性呢?后来我看了不少心理发展学、脑神经科学、儿童教育理论等方面的书,找到了坚持用母语和孩子对话的理论依据。

让纯正的母语语音而不是外语口音进入孩子的内隐记忆。

前文“我们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在0-12岁获得三大核心能力”(详情请戳这里阅读)里提到:5岁前是孩子内隐记忆的高峰期,无意识状态下接收的信息将内化并长久储存在大脑里。这段时期内孩子接收到的语音信息也会进入孩子的内隐记忆,对其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跟随非母语人士学习一门语言,非母语人士的口音、表达习惯和语法错误都会被孩子照单全收,并进入长期内隐记忆,以后再想改变会很难。用我们的母语和孩子对话和进行语言启蒙,孩子才可能学到最纯正的语言。

认知和语言相辅相成,用母语为孩子奠定认知的宽度和深度。

前文“为什么相比当地语言,我们的孩子要先把中文学好”(详情请戳这里阅读)里提到:语言的发展基于一般认知,同时,语言能力的发展又会促进认知和思维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宽度和深度,决定认知和思维能力所能达到的宽度及深度。

对绝大多数海外华人家长来讲,中文语言能力是我们的外语水平所不及的,因此,用中文陪伴孩子,孩子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也是我们用任何一门外语陪伴难以达到的。




基本原则二:

保持语言纯净,尽量不夹杂其他语言的词汇(以下以德语为例说明)



据观察,和孩子说中文的时候夹杂德语词汇,大致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我们知道对应的中文词汇,但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用德语词替代,如:“你想malen(画画)吗?”“你要吃Tomaten(番茄)吗?”


另一种是只在欧洲常见的东西,或者是新兴事物,我们以前没接触过,对于这类事物,我们确实不知道对应的中文词汇是什么,比如:“你想吃Brezel(扭结面包)吗?”“你用Kastanien(马栗)做的小刺猬好可爱呀!”“我们要不要把Laufrad(平衡车)带上呀?”



孩子成长初期的中文词汇绝大部分来自家庭成员,如果作为孩子父母的我们不给他们这些词汇的中文输入,那么在当地语言大环境下,孩子们很难再有机会得到这些词汇的中文输入。在孩子的词库里,这些中文词汇的缺失,导致他们将来说中文时,不得不借用德语表达。两种或多种语言混用,称为“语码转换现象”,俗称“夹杂体”。


再者,如果我们习惯性地使用“夹杂体”与孩子说话,孩子不仅难以知道德语词对应的中文词汇,而且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会以为那些嵌入句中的德语词也是中文表达的一部分。


语言交流是为了传递信息;表达诉求;拉近距离、增进感情;以及表达情感、倾向、意见、看法和态度。(Proffesionelle Gesprächsführung, Christian-Rainer Weisbach & Petra Sonne-Neubacher)

即使在某些小范围内,比如面对同时掌握中德双语的群体,使用“夹杂体”,在中文和德语之间频繁切换,也会让听众因为一时反应不过来而造成理解方面的困惑。更不必说面对不懂德语的人,如和在中国生活的长辈、亲戚、朋友,或者只说中文和英语的同事交谈。用中德夹杂体会导致信息传递受阻,进而无法将自己的诉求完好地送达对方。而且因为这种表达方式很可能让对方觉得不舒服,说话人也就难以“拉近距离、增进感情”了。和受众之间的联结不畅通,说话人的情感、意见、看法也难以传递给对方。


为了孩子长大后不会因为自己中文词汇的缺失,而不得不频繁借用德语或其他语言的词汇,造成沟通困扰,建议作为父母,我们现在就要做好两件事:


避免第一种情况发生,即:在和孩子说话时,自己知道的中文,不要用德语替代。


遇到第二种情况,即“真的不知道对应的中文表达怎么说”时,把它看作一个和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不妨和孩子说“我们来查一下吧。”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出对应的中文。顺便也把自己不懂就学的求知态度自然而然地展现在孩子面前。

如果你感兴趣,我将在下一篇文章里按类别归纳并与你分享和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且有必要让孩子知道中文表达的那些词汇,欢迎继续关注。



基本原则三:

建议用规范的语言而不是儿语和孩子交流



这里说的儿语是指:模仿孩子牙牙学语阶段的叠字表达,如“吃饭饭”;使用不规范的名称,比如把汽车叫做“嘀嘀”;把完整句子拆散成单个词语,比如“面面,饭饭,这个,那个?”


规范性的语言是指:用大人的语法和习惯来表达,如“吃饭”;使用规范性名称,而不是那些听着很“可爱”的别名;用完整且清楚的句子表达,如“想吃面条还是米饭呀?”


也许在国内中文大环境下,家长对孩子阶段性地使用儿语还不至于造成太大困扰,毕竟有强大的中文语言环境托底,最晚到了上学的时候,孩子被小伙伴笑过几次以后,也能转而使用规范语言了。

但我们生活在海外,情况不同。我们和孩子说儿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拖延孩子清楚完整表达的时间,且儿语烙印难以抹去。


孩子从小先接触一遍儿语,等长到说儿语显得格格不入时,再来学一遍规范用语,需要花费至少双倍的时间不说,而且因为没有中文大环境,孩子很可能既难以理解儿语只是阶段性语言,也难以区分哪些是规范的叠字表达(如爸爸妈妈、跑跑跳跳),哪些是儿语(瓜瓜、饭饭、面面、糖糖),而是把它们都当成中文表达的一部分,因而无法真正完全用规范语言替换之。也就是说,儿语形成的烙印有可能根深蒂固,难以彻底抹去。


我身边有这样的例子,一朋友在德国长大,成年后偶尔会突然冒出这样一两个表达,让人感到很突兀,但看人家表情,一副很认真的样子,不像在和我们开玩笑。


第二,延迟孩子参与更高阶交流,阻碍孩子认知和思维发展。


和孩子说“果果”,大人之间却说“苹果”。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怕孩子听不懂,把完整的句子掰开了揉碎了,既不连贯,也无逻辑。孩子听惯了这样的话,要想跟上大人之间的谈话节奏所需付出的努力就更多了。大环境已经不是中文,家里这点仅有的中文环境也被人为地设置了一道障碍,让孩子无法适时顺利参与更高阶的交流,认知和思维发展也受到限制。



结束语:



海外环境下,更需要我们从孩子一出生起,就坚持和他们说我们自己的母语——中文;

孩子最初的中文输入都来自我们,对于我们知道的中文词,不用其他语言的词汇替代,对于我们不熟悉的词,和孩子一起找出合适的中文翻译,同时也用最好的身教给孩子树立了不懂就学的榜样;

从小就和孩子用规范性语言交流,避免人为地设置障碍,为孩子语言和认知思维的顺畅发展铺平道路。



 

欢迎加入“愿者闻之交流群”,与海内外用心娃妈娃爸交流切磋!

请先长按以下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并留言“申请入群”。


提示:本群每日进行大量经验心得分享,消息量大。

群风积极严谨,对广告和灌水零容忍,入群请慎重。



152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