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语言学习忘得快怎么办?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为『愿者闻之』公众号第132篇原创分享,全文约2800字。

ree

1

语言学习,边学边忘


我们常常会想:世界上有没有什么东西和能力,是学会和掌握之后就一辈子都不会忘的?我觉得这样的能力确实存在。因为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学会的东西似乎特别牢固,就一直都会有肌肉记忆。哪怕多年不碰,长大后重新捡起来也很容易,一做起来马上就能找回当年的感觉,架势丝毫不减,这就是所谓的"童子功"。很多能力都是这样,比如乐器演奏、体育运动等等。

但有意思的是,有些能力就算小时候一直很努力地学,一旦中途停下来,长大后可能会忘得一干二净,就像从来没学过一样。语言能力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之前专门研究过这个现象,发现这个结论时也很惊讶。不是说小时候学的东西不容易忘吗?原来也不是所有的事都这样,还得看具体学的是什么。

在教孩子中文的这些年里,我深有体会。别说小时候学过几年、中间中断后会忘记,就是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是边学边忘。从四五岁开始识字起(家里有正在识字阶段孩子的家长肯定懂),如果学习进度跟不上,遗忘的速度比学习还快:几天就能忘掉一大半,几个星期不碰的话,差不多就得从头再来。

等到掌握1500个汉字后开始学写字,情况也一样。孩子每天照着描,练着练着也能写不少字了,可如果接下来没能保证足够的专门练习,平时又很少用,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朗读也是如此。



2

语言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我们说,八九岁的孩子如果能流畅地朗读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本,并且理解意思,那确实说明他们的中文能力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台阶。但这个“稳定”只是意味着他们有了足够的语言基础,能够支撑认知发展,只要后续持续创造使用中文的机会,确保语言和认知相互促进,那么孩子的中文就能保持在母语水平。

但这绝不代表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撒手不管了,那是万万不行的。朗读能力作为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并不会在某个阶段就自动定格,变成一种无需维护也能永久保持的技能。不是这样的。

哪怕孩子已经学完小学六年级,甚至七年级(初一)的语文课本,如果长时间不朗读,你会发现他们对某些字的记忆变得逐渐模糊,大概意思可能还有点印象,但没法精准读出每一个字。

尤其是,常用字并不一定都是高频汉字,许多使用频率不高但很重要的字,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复习巩固,很快就会变得生疏。

我还有一些观察想和大家分享。有时候,你觉得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开始自己看各种喜欢的书。这时候他们通常是默读,渐渐地就用默读代替了朗读,家长也因为看到孩子愿意主动看书,而且不少是有难度的纯文字书,可能也就不再专门安排时间让孩子练习朗读。

虽然默读不影响孩子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但问题在于,默读时,孩子往往一眼扫过,只要字形能认个大概、意思能懂就行,不需要精确把握字的结构,更不会在意读音。越是默读得顺溜,读音这部分就越容易被忽略。时间一长,朗读能力就退化了。

在学堂周末课堂上,我会时不时地特意安排孩子们朗读现代文和古文。我观察到,哪怕这些字孩子们早就学过,但只要长期只默读不精读(即:逐字逐句地朗读),课堂上就会暴露问题,读起来明显吃力。

所以我认为,语言能力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可能是一辈子,都需要持续练习。

咱们大人其实也有类似的体验:以前上学时天天写汉字,一直处于反复巩固的状态。但工作后,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或者出国后进入非中文的工作环境,连邮件都很少用中文写。渐渐地,提笔忘字的情况越来越频繁。

这些观察让我意识到,有些能力一旦学会,确实能记一辈子,哪怕很久没碰,重新捡起来也快。但语言学习不一样,它严格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就算曾经掌握得再好,只要长期不用,照样会一点点退化,而且在10-12岁语言固化到大脑皮层之前,如果终止一门语言的使用,它甚至可以消失殆尽,不留下一丝痕迹(这个是有理论研究的)。

总之,12岁前的孩子学语言是快,但忘得也特别快。成年人虽然新学一门语言的速度比不上孩子,也很难达到母语水平,但是对于已经掌握的语言,遗忘速度也不像孩子那样快。

我们曾经尝试在小小鸟小时候让她同时接受四门语言的熏陶,很快发现这个做法行不通,一方面是时间有限,每门语言的熏陶进度赶不上孩子的遗忘速度,另一方面就是无法做到每门语言都有足够丰富的实际应用场景,使得语言的发展难以匹配孩子的认知发展。于是我们决定放下这个计划,先集中精力帮孩子掌握好中文和德语两门母语,因为外部大环境为德语环境,加上我们努力建设的中文母语圈,我们的孩子能同时拥有两个真实鲜活的母语环境,这已经是极限了。

等到孩子把两门语言都掌握到稳定的水平,确保学习进步的速度远远超过遗忘的速度。达到这个高度后,也不是说就放在那儿不管了,学习不能停,而是需要持续维系,不断稳固和提升。

这里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孩子的认知能力在不断增长,语言能力必须跟上这个发展节奏;二是语言学习需要持续抵消自然遗忘的速度。所以至少在18岁之前,都要坚持“朗读+默读”相结合的系统输入训练,以及“口头+书面”相结合的系统输出训练。联系输入和输出的,则是逻辑思辨这样的思维练习。

即便是进入职场后,也要主动创造这门语言的使用机会,因为职场环境对语言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让语言能力继续适应和发展。



3

语言学习,如何对抗遗忘?


说到孩子中文学习什么时候可以不用管了,其实"不用管"不等于不用继续练习。只是说孩子自己有了练习的动力,怎么激发这个动力是另一个话题。但就中文或者说语言能力这件事本身来说,必要的练习还是得保证。

每个年龄段都有适合的练习方式。朗读也好,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也好,各个方面都得跟上才行。

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对抗这种学了就忘的情况呢?办法还是有的。首先就是小时候尽量早点开始,赶在孩子记性最好的时候就起步,这样进步能快些。而且一旦开始了就要坚持做,每天进步一点点,小步往前走,不追求短期的效果,而是注重长期的积累。

还有就是得给孩子找个中文母语圈子。小朋友看见别人都在学中文,就不会老问"我为什么要学"这种问题了,学起来阻力自然小很多。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环境能让孩子真正用上中文,这对保持中文水平特别关键。尤其是学到后期,当孩子已经能读会写之后,想要让他们持续有动力用中文,跟小伙伴们的互动就特别重要。

而且通过课堂表现,孩子自己也能发现哪里还需要加强,回家练习也会更主动。

其实整个学中文、对抗遗忘的过程挺有意义的。这能让孩子们明白,世界上很多事都需要持续努力才能保持水平。今天的中文水平取决于昨天的付出,想要明天更好,现在就得下功夫。

就这样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中文就会变得很棒,所以一定要有信心。

说到这儿想起个事儿,最近学堂招新刚结束。我们是两年新增一届,今年只给现有年级补招,本来我觉得16’级的孩子都10-12岁了,不太可能会有新人来。结果很惊喜,有新同学加入,而且中文相当厉害,这就是从小坚持、多年积累的结果。


今天这篇就先写到这里了。全文完,感谢阅读!


欢迎加入“愿者闻之交流群”,与海内外用心娃妈娃爸交流切磋!

请先长按以下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并留言“申请入群”。

提示:群里每日进行大量经验心得分享,消息量大。

ree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