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文的捷径
- guyt992323
- Jul 27
- 6 min read
早点想明白这个朴素的道理,减少内耗,踏实积累
本文为『愿者闻之』公众号第131篇原创分享,全文约2600字。

今天这篇想和大家聊聊学中文的捷径。
1
很多事做不成,
是因为没过“临界点”
最近看了篇文章,很有共鸣。文中提到,想要收获某个技能,就得投入足够的时间。如果投入的时间达不到一个“临界点”,人就会一直处于“低水平”阶段。而这个状态非常痛苦折磨人,充满挫败感。不过一旦突破那个点,就会顿时觉得海阔天空。
很多事情之所以没做成,本质上就是人在到达临界点之前,就因为各种困难和挑战放弃了。包括我们带孩子学中文,培养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等好习惯,也是一个道理。
那么如何才能突破临界点?一个硬性的指标就是得持续积累到一定程度,直到量变引起质变。
2
要突破临界点,
得投入足够的时间
就好像婴儿学走路,一步一步,没人能替代,也急不来。每天练习,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学会了。中间会摔跤,很疼,会哭闹,但终归还是会站起来,继续往前走,慢慢地就掌握了。
学中文也是一样。从听故事到识字阅读,再到练习表达和思辨;从爸妈催着推着学习,到孩子形成主动性,也是一步一步来。该投入的时间,一点都不能少。
从出生开始听故事,两三岁开始读文言文,四五岁开始识字阅读,五六岁开始系统地练习表达,八九岁突破阅读关,如果这些阶段都坚持做到了,那么这时候就已经达到了中文能力的“临界点”。再往后,只要结合认知的发展,在各种场景下持续使用中文,不断积累,中文能力就能与时俱进、保持“鲜活”。
而主动学习的“临界点”,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还需要投入更久的时间,才能到达。
小小鸟已经11岁,她和小伙伴们早已突破了上述与能力相关的每一个临界点,也因此体会到了中文世界天地宽的感觉。同时,主动学习的习惯也在逐渐养成,只要继续坚持下去,早晚会到达主动学习的临界点。
看到很多小娃家庭在经历各种困难和煎熬,我想给大家鼓鼓劲:如果你已经想清楚中文对孩子和自己都非常重要,并且值得花力气将其掌握到母语水平,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想办法突破临界点。
方法和路径都是现成的。我开公众号以来写的一百多篇几十万字文章,就是对这些理论和实操的总结与分享,但这些其实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要投入足够的时间。
就拿识字来说,很多小娃家长一想到认字,就希望找到一款好软件、一个好程序、一门好课程,或者一套完美的识字教材,能让孩子轻松突破识字关,实现有深度的自主阅读。但事实上,识字的本质就是让这些字以不同形式——或单独或组合,在不同上下文中,在孩子面前出现足够多次,并且每次孩子都去辨识、记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孩子自然就记住了这些字。这个过程必然需要下功夫,也一定会有起伏:先记住了又忘记,在某些场景下认得,在另一些场景下又变得陌生。这种起伏带来的挫败感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坚持下去,每天学一点,投入足够多的时间,突破那个临界点,再回头看时,才会发现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
到那个时候,其实过程中用了哪些软件、程序,选择哪些课程、教材,都只是辅助。既然是辅助,那么越简单、越能直达本质的工具,反而可能更让人专注于积累本身,而不被花哨的外在所分心,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倾向于从一开始就直奔主题,用最直接的辅助工具,关键在于坚持每天做一点(5-15分钟)。
有的孩子喜欢用纸质字卡,也乐于玩字卡游戏,而家长也有时间整理归纳,那当然很好;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玩字卡游戏,也没关系,家长可以用更高效便捷的字卡复习软件,我们用的是phase6(实操分享在这里),也有父母朋友用其他顺手的软件,都行。具体方法可以因人而异,但本质是一样的:只有当这些字在孩子面前出现一千遍、一万遍时,孩子才能真正记牢。在那之前,忘记是很正常的事,不必因此气馁。
你觉得难的事,其实大家都觉得难。但只要每天坚持做一点,小步前进,当你带孩子在识字这件事上持续投入几十个小时,就会看到不同;等到投入几百个小时,就会看到巨大的变化。
我想起自己学滑雪的经历。刚开始时,每次都请教练,教练说的要领,做的标准示范动作,我早已牢记在心,甚至在脑海里反复模拟过无数遍。但等到真正上雪道时,却怎么也做不出来。作为成年人,理解力不是问题,但对身体的操控实在有限,明明有意识地想完成教练教的动作,可就是做不到。不过好在没有放弃,每个雪季都去练习,受伤了就休息,好了再继续练。过了很多年,慢慢地,突然有一天我觉得自己行了,甚至开始享受滑雪的乐趣。其实就是投入的时间足够了。
回到识字和学中文的其他方面,有时候孩子看似“突然开窍”,其实也是因为积累到位了,是之前持续输入的必然结果。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我们推着孩子往前走,有时看到孩子这么不上心、缺乏主动性,想到自己坚持推中文这么多年,孩子却还是这样,难免感到抓狂甚至崩溃。但只要想明白,这只是还没突破临界点的正常表现,就更容易接受了。降低期待,平复心情,好好睡一觉,养足精神,然后继续陪娃往前走,把我们能做的都尽力完成,慢慢地,等积累够了,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3
放下对技巧和方法的追求,
踏实小步积累
人生中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孩子必须自己经历,没有人能替代他们成长。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得靠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
而登山路上,看似捷径的路往往最为陡峭,即便真的存在这样的路,也不适合大多数人。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与其执着于寻找技巧和方法,不如专注于眼前的路,踏踏实实去积累,才是最可靠的方式。
这是个很朴素的道理,如果能早点明白,就能减少很多内耗。不需要多聪明的方法,只要掌握了本质,扎扎实实投入足够的时间,就能把事情做好。
说到这儿,为什么我们热爱的事情往往更容易成功?并不是说热爱的事情需要更少的努力,而是当我们做热爱的事情时,积累的过程不会觉得那么辛苦,遇到困难时也更有动力坚持下去。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足够的时间,突破了临界点。所以,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努力寻找自己热爱的事情。如果找到了,就心无旁骛地去积累;如果暂时还没找到,也不用着急,在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过程中,热爱可能会慢慢浮现。
对于一件不那么热爱的事,如果它足够重要,值得我们去做好,那就要尽早开始,每天坚持,踏踏实实小步积累,遇到困难也正常,当成是对自己的磨练,用平常心去面对。大多数困难,坚持一下就能过去,关键在于持续投入,不要停下。在低谷时给自己打气,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走出来;但如果放停下了,就真的止步于此了。
人生不一定要追求多大的成功,但如果孩子有过坚持做成一件事的体验,这将成为他们宝贵的财富。在未来遇到困难时,这样的经历会给他们勇气和力量,帮助他们跨越一个个人生的坎坷。
全文完,感谢阅读。
欢迎加入“愿者闻之交流群”,与海内外用心娃妈娃爸交流切磋!
请先长按以下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并留言“申请入群”。
提示:群里每日进行大量经验心得分享,消息量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