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你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还是德国人?” 娃的反应我没料到

这回讲讲学中文与身份认同的关系

本文为『愿者闻之』公众号第98篇原创分享,全文约4600字。


这篇写身份认同。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我一直觉得自己没准备好,有几次提笔,思来想去又把笔放下了,相关的书也学习了几本,还是觉得自己的资历太浅,怕写不好。

今天决定写,也不是说就准备好了,而是想着为这次年会主题交流上大家发自肺腑的探讨做个总结。另一方面,我想,我努力写就好,然后继续学习,有了新的感悟再补充,也算是记录下我的学习和思考过程吧!



01 写在“身份认同”之前的两件事


在说身份认同前,先说两件不太相干的事。

一件是,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的时候,总是会用到观察、描述、比较和归类这些常用方法。认识一样新事物,老师会要求孩子们先仔细观察,然后抓住事物的特征,接着用关键词描述和记录下这些特征,再和已经了解的事物做比较,并把它和其他有共性的事物归到一类。

我们在初次接触一个人的时候,也会很自然地对他的样貌声音、表情动作,产生第一印象,我们会对这些第一印象匹配一个个关键词,用来记录对此人的第一感知。

根据特征给出关键词,只是想要更好地去认识和了解。于人于事,这都是普遍的认知过程。

不知从何时起,被赋予关键词让人觉得是在被“贴标签”,甚至有被冒犯的感觉,仔细想来,之所以会有这样负面的感受,也许是由于外界的认知和自我认知之间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的缘故。

比如外界认为:“女孩子学语言就是很快的”,“女孩子就是文静乖巧的”,“男孩子就是很调皮难管的”,那么如果家里恰好有个语言发育很晚,并且很有主见、常常上房揭瓦的女孩,在面对外界这些刻板印象的时候,会觉得被误解,就会很强烈地反感“被贴标签”。而相反地,如果被赋予的关键词与我们内心对自己的认可相一致,甚至可能说出了某种我们所希望的趋势,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反感了。


再来说第二件事,很久以前我在看卡尼曼所著的《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时了解到,人的大脑在处理外界信息并做出反应时,会用到两个系统: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

其中第一系统的运作方式为:不经过思考、直接做出本能的反应;而第二系统则是受理性控制,需要在开启逻辑思考之后才能运作。

生活中我们难免有因为冲动做决定的经历,事后想想觉得后悔。这种情况下就是因为第一系统直接帮我们做了决定,平静下来后用第二系统理性思考,加以判断,才发现第一系统做出的决定不可靠。

尽管我们知道大脑的思维有这样两套系统,尽管我们也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卷入情绪的漩涡,而是要理性地思考和做决定,但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仍不可避免地会不假思索地做出本能的反应。这是人性,我们无法阻止。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经常练习,强迫第二系统开启。

尝试过就会知道,开启自己的第二系统尚且艰难,我们又怎能要求其他人随时随地开启第二系统呢?!

上面两件事情看似与本文主题不相干,但个中道理其实跟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身份认同有一定关联。

当我们在第一眼看到一个人的时候,会通过他的外貌、表情、举止、行为,来赋予他关键词,这是一个普遍的认知过程。不管有没有说出来,我们的第一系统就是会这么操作。而且第一系统还会把之前已经接触到的与这些关键词相关的经验信息调取出来,本能地把这些信息跟眼前这个并不了解的人联系在一起,构成对此人的第一印象。


02 三类有代表性的“文化认同”


先把上面的结论放在一边。我们来说身份认同。当我们说身份认同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在说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个从属于身份认同的概念,是身份认同的一部分,也是影响非常深远的一部分。

关于文化认同,它主要回答“我是谁”?有观点认为文化认同的核心表现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而生活环境、地理位置、种族、历史、祖先、宗教信仰等等,都对文化认同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实关于文化认同这个概念,作为在国内出生和长大的中国人,我们小时候大多没有什么直观的感受。因为我们与周围人置身于同一个文化情境中,不与其他文化接触,就不会有文化认同的需要。

一般来说,只有在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和相互比较的过程中,因为看到了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不同,才会接受“我是谁”的灵魂拷问,也才会产生对文化认同的需求。

几十年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了不同地域之间人员的流动,形成了今天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现状。作为居住在海外的华人,我们的孩子有着全部或者部分华人血统,他们中有很多出生和成长在父母工作的国家。也因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文化认同”这个课题。

也许是在还小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注意到自己和周围人的不同,也许那时候我们就和孩子谈这个话题;也有可能是孩子在外面,被人问及的时候第一次接触这个话题。

我个人的看法,与其在家中避而不谈,等别人来问,孩子不知如何回答,不如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找合适的机会主动和他们聊聊“我是谁?”

说到“我是谁”,随即而来的便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我是哪里人?”


学堂首届年会主题交流的时候,我们向在场的家庭提出两个问题:

  • 我们认为孩子是哪里人?

  • 孩子认为自己是哪里人?

因为有些家庭的孩子尚小,还没有明确回答过这个问题;又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会影响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的决策,进而影响到孩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所以我们主要先从父母的视角展开讨论。

根据现场大家的发言,基本上分为以下三类:

  • 第一类家长认为孩子百分百是中国人;

  • 第二类家长认为孩子既是中国人又是德国人(此处以及下文都以德国为例,在场的家庭来自各个国家,此处把德国替换成自己居住的国家即可);

  • 第三类家长认为孩子并不是哪个特定国家的人,而是世界公民或者地球人。

接下来每种观点都有几位家长代表坐到台上,轮流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一类看法的家长,基本为中中家庭,因为孩子身上流淌着百分百的华人血统,所以觉得孩子无论在哪里出生和成长,都理应是中国人。

持第二和第三类观点的家庭,大多为中外家庭。

关于第二类观点,CL妈(CL妈访谈文:俩娃、双职工、中德家庭,如何带娃学中文?点这里阅读)分享了一个有趣的观察。

CL妈认为两个孩子既是中国人也是德国人,姐妹俩小C和小L自己也这样认为。有趣的是,和我之前以为的一半一半不同,姐妹俩对自己“中国人”和“德国人”两部分的认同比例并非一成不变。

小C目前9岁,在上小学三年级,当她在学校里听到同学对中国做出负面评论的时候,她会站出来反驳,在这个时刻,她身体里“中国人”的部分就会显现出来,让她暂时忘掉了自己也是“德国人”的这部分。

同样地,当她看到德国遭受非议的时候,又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维护自己作为“德国人”的这部分。此时身体中“德国人”的这部分又会强大起来。

当在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中,她身体里“中国人”和“德国人”这两部分,又会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她会以自己既是中国人又是德国人感到自豪。所以说“既是又是”的关系,不等同于一半一半的关系,而是会动态变化,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她对某一部分的认同会比另一部分的认同更为强烈。

与上面不同,持第三类观点的家庭觉得孩子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德国人。因为无论是他们的家庭结构,还是生活的地方,都与在中国长大的中国孩子不一样。而他们的家庭结构又使得他们与在德国长大的本地孩子也不同。作为第三文化小孩,他们彼此之间反而有更多的相似性,可能会因此而拥有一个高于国家概念的文化认同,比如跨文化的、国际的、世界公民、地球人这样一个概念。


03 我们对文化认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文化认同不仅仅是个体对于自身的认同,而是也包含了外界对自己的看法。

就像上文第一部分所说,每个人在看到另一个人的时候,都会因为一些特征而赋予对方关键词,并会无意识地启用第一系统本能地根据这些关键词背后的经验形成第一印象。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当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在母国(父母所出生和成长的国家)以及出生国之外的国家,当被问及“你是哪儿人?”这样一个初次见面时再常见不过的第一问时,孩子会怎样作答,对方又会怎样回应?

假如孩子回答:“我是地球人。”对方会不会觉得这是在开玩笑?

因为一个类别概念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遇到了另一个相等或平行的类别。

假设我们在国内上大学,如果不是国际学校,在没有留学生的前提下,新生之间聊到“你是哪儿人”,大多指哪个省份或城市,一般情况下不会有谁说自己是“中国人”。

同样,一般情况下,也只有在遇到外星人的时候,说自己是地球人才有意义。

假如长着中中面孔的孩子说自己是德国人(或其他亚洲以外国家的人),对方的下一个问题很有可能会是“那你父母是哪里人?”亦或是“你的祖先是哪里人?”

这种时候,如果中中家庭的孩子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如必要还可以补充“我在德国出生,并且在德国长大”;中德家庭的孩子回答说“我既是中国人也是德国人,因为我爸爸和妈妈分别是德国人和中国人”,这样的回复,和对方第一系统中的认知相一致,这样的自我介绍很自然,也为进一步顺利沟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现场还有家长提到,文化认同并非只有唯一的答案。不同的文化认同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是要避免文化认同的割裂。

比如父母说孩子是中国人,但是孩子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认为自己是德国人,但外界又不认为他是德国人。这种情况下,外界的认知和孩子的自我认知不一致,会让孩子感到困扰,在摇摆中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是谁,进而陷入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从长远看,这种状况对成长不利。

在《第三文化小孩》这本书中,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场景是:书中被采访的第三文化小孩最喜欢的地方是机场,因为在那里,他们看到,来往的人群奔走在站与站之间,都和自己一样只是过路人,都不属于这里,内心因此得到一丝安慰。

的确,祖先以及父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长相外表,而这是我们在与人相处、与外界沟通时展示的第一张名片,也是别人本能地用第一系统做判断的依据。

而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又塑造了我们为人处事的方式、行为、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内容。

当内在与外在相割裂的时候,就需要不断地自我说服,一直处于内耗,当发现无论怎样说服,都无法弥合内外之间的裂缝,无法让内外达到和谐一致时,会感到迷失。

文化认同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不过我们的文化认同,在自我认知与外界对我们的认知相一致的时候,应该说是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04 中文教育与文化认同

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言载体。对文化的深度理解,离不开对语言内涵的深刻把握。

为了内在与外在达到和谐的境地,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父母的母语,同时也要学好生活大环境的语言。

回到本文的主题,中文教育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即在于此。

中文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识字阅读,而是通过汉语言去了解中华文化,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明,探寻自己的根。只有根扎得深了,才能更稳更好地向上生长。

学好中文,有利于孩子产生文化自信,也有助于孩子对自己华人血统这部分产生文化认同。可以避免上文中提到的割裂发生。

最后揭晓:面对标题中的问题,小小鸟什么反应?

我们问过小小鸟:“你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还是德国人?”

小小鸟很奇怪地扫我们一眼,反问道:“你们怎么会问我这种问题?我当然是中国人啊!”

她这种反应我们真没有料到。

不过想想也是,因为她从小就知道要学好爸妈的母语,从两岁至今,近8年时间,因为学中文,和学堂的小伙伴们相识相知,一起探索关于中国的古往今来,文化自信在不知不觉间生根发芽。

也因此,她才会毫不怀疑,自己就是中国人呀!是在德国出生和成长的中国人呀!


这篇就写到这儿了,感谢阅读!


 

欢迎加入“愿者闻之交流群”,与海内外用心娃妈娃爸交流切磋!

请先长按以下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并留言“申请入群”。

提示:群里每日进行大量经验心得分享,消息量大。

群风积极严谨,对广告和灌水零容忍,入群请慎重。




25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